清末的法师 第413节(2/2)

&esp;&esp;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些生理特征放在一个男人身上真是可惜了。

&esp;&esp;据说当时朴升烈极力挽留,让宁安留在韩国,宁安不干,非要跟赵传薪走。

&esp;&esp;也不知道朴升烈看这小子哪好了。

&esp;&esp;赵传薪又看斋藤季治郎左右肩不平衡,左臂还总是抽动,就说:“造型挺别致啊。”

&esp;&esp;斋藤季治郎垂首不语。

&esp;&esp;赵传薪拍拍手:“好了,人都齐了,这俩货也该上路了。”

&esp;&esp;筱田治策身体颤抖不已,这是面对死亡应有的表现。

&esp;&esp;刘永和绕过斋藤季治郎,来到赵传薪耳旁低声道:“这一战我们损失的弹药不计其数。你把这两人交给我,我来处置。”

&esp;&esp;赵传薪没听明白:“这和损失有什么关系?”

&esp;&esp;刘永和发出一阵咳,呼吸间有嘶嘶声,他说:“鹿岗镇已经断了背水军的钱粮支助,以后要靠我们自己了。”

&esp;&esp;赵传薪笑容僵住。

&esp;&esp;“没事,现在间岛是我们的了。收税,做买卖,不愁军费。”赵传薪掰着手指头,精打细算:“我去一趟美国,还能挣一笔,到时候就有钱了。”

&esp;&esp;他成功的被刘永和绕的忘记了处置那两个鬼子的事。

&esp;&esp;刘永和无奈道:“你看死伤的抚恤,此为当务之急啊……”

&esp;&esp;赵传薪牙花子疼:“我刚从韩国那弄来了十万块日元,还没捂热乎呢。”

&esp;&esp;“用不了那么多。”

&esp;&esp;赵传薪下意识的按照鹿岗镇保险队的抚恤来算账了。

&esp;&esp;闻言一愣,是啊,背水军的抚恤远远没有保险队那样高昂。

&esp;&esp;远水不解近渴,赵传薪说:“十万块还是给伱留下,等到收支平衡再说。”

&esp;&esp;“总之你把他俩交给我吧。”刘永和又想起一件事:“李光宗派人捎信来,说美国有个叫,叫什么福什么耳的,说让你尽快去美国,要提前布局什么的。”

&esp;&esp;“杰西·利弗莫尔?”

&esp;&esp;“对,就是那个美国鬼子。”

&esp;&esp;“行,我知道了。那斋藤季治郎和筱田治策你看着办。”

&esp;&esp;背水军还得交给刘永和去带,赵传薪决定给他这个面子。

&esp;&esp;这边战后清点,关押俘虏,战场捡尸等等忙活的飞起。

&esp;&esp;西山坡,

&esp;&esp;陈昭常狐疑道:“怎么好像不打了?”

&esp;&esp;吴禄贞放下望远镜,无语说:“胜负已定。”

&esp;&esp;旁观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战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可供学习的经验。

&esp;&esp;双方打的可圈可点,吴禄贞自认为换成是他们任何一方,都未必有他们做的好。

&esp;&esp;他应当不会像斋藤季治郎那样放手一搏,也不会像刘永和那样胆大包天的放敌人靠近再来个回马枪。

&esp;&esp;所以,他才觉得学到了东西。

&esp;&esp;别看刘永和这种人是野路子出身,但仗打的多了,对战局的把握,远比吴禄贞纸上谈兵要强。

&esp;&esp;陈昭常听胜负已定,急忙问:“谁赢了?”

&esp;&esp;“自然是背水军。”

&esp;&esp;陈昭常有些服气的叹息:“智深勇沉,僄悍滑贼,百战百胜,赵传薪无愧呼战神之名。发梁焚舟,背水而阵,一鼓而定,自此间岛一隅,可以拿到台上讨论了。”

&esp;&esp;吴禄贞发笑:“那陈大人,觉得如果和日本人商谈间岛之事,要不要让背水军也参与其中呢?”

&esp;&esp;“这……此乃国家大事,想来朝廷济以宽仁,致使背水军不负贼寇之名,却也难登大雅。”

&esp;&esp;“难登大雅?”吴禄贞拔高了声调:“陈大人以为比起北洋军,背水军如何?今昨两日,换成是我们对阵日军,胜算几何?”

&esp;&esp;陈昭常口干舌燥:“想来,不会比背水军差了。”

&esp;&esp;吴禄贞笑了:“陈大人军事才能看来比吴某要强上不少,吴某自认为,就此战而言比起刘单子弗如远甚。”

&esp;&esp;陈昭常语塞,他自然是比不上吴禄贞的。

&esp;&esp;连吴禄贞都觉得这一战背水军表现出彩,那他也没法反驳。

&esp;&esp;只是,他面露古怪:“绶卿,你究竟是站哪一方的?”

&esp;&esp;这句话让吴禄贞如遭雷击,毛骨悚然。

&esp;&esp;差点忘了自己还是个卧底,这次因为赵传薪带背水军打赢了今年风头正盛的日本人,他有些兴奋了。

&esp;&esp;赶忙改了口风:“哦,我自然心系朝廷。”

&esp;&esp;陈昭常又看看他:“既然战事已定,那咱们这就回去吧。”

&esp;&esp;他看看一众北洋将士,他们脸上也带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钦佩之色,显然也是认可背水军的战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