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328节(2/2)

&esp;&esp;等他们娘俩磕完头,赵传薪大喇喇的说:“起来吧,船晃的厉害,别再掉下去,我再救你们还得磕头。”

&esp;&esp;“……”

&esp;&esp;那母子又是千恩万谢,最后才起身。

&esp;&esp;船上对此津津乐道,唯独船老大神色十分不自然。

&esp;&esp;等赵传薪坐回座位,金武志添油加醋的将船老大的见死不救妇人招人恨劲儿讲了一遍。

&esp;&esp;赵传薪听后不置可否。

&esp;&esp;跟愚蠢的人计较,那他会跌智商的。

&esp;&esp;见赵传薪不为所动,金武志只好悻悻作罢。

&esp;&esp;片刻又问:“赵先生,伱在江水下,真的见到龙王了吗?”

&esp;&esp;前后座位的人,也将耳朵竖起来仔细听。

&esp;&esp;对这种事的猎奇,永远都不会觉得够。

&esp;&esp;赵传薪不屑道:“屁的龙王。刚刚我下去的时候看了,是一根大圆木,很粗。这应当是小日本的杰作,他们在上游伐木,偶尔会利用江水运输一段,或许这根圆木是漏网之鱼。”

&esp;&esp;小日本在关外没少掠夺自然资源。

&esp;&esp;赵传薪就算千般不好,但至少鹿岗镇周围方圆百五十里内的自然资源,他给保住了。

&esp;&esp;众人恍然大悟。

&esp;&esp;怪不得觉得船身猛烈震动,原来是被木头给撞了。

&esp;&esp;如果木头浸水久了,也未必会沉,但吸了水的木头尤其重,没把船给撞翻,已然是大造化了。

&esp;&esp;同时,大家又神色古怪。

&esp;&esp;既然是木头,那赵传薪又是搂龙王爷的脖子,又是破口大骂什么的,自然也都是吹牛逼的了。

&esp;&esp;偏偏他们还都信了。

&esp;&esp;真是惭愧的紧。

&esp;&esp;还有些恼羞。

&esp;&esp;而船也终于靠岸。

&esp;&esp;赵传薪和金武志两人登上韩国新义州的土地。

&esp;&esp;金武志拿出吴禄贞给的文件,递交给江岸港口检查的日本宪兵。

&esp;&esp;日本宪兵看了看文件,又看看人高马大光着膀子的赵传薪。

&esp;&esp;赵传薪也笑嘻嘻的看着他,心道:小鬼子敢说个“不”就弄死你。

&esp;&esp;旁边有人好心的解释:“这位先生刚刚救了个孩子,所以衣服都湿了。”

&esp;&esp;日本宪兵点点头,将文件还了回来,放行了。

&esp;&esp;金武志长舒一口气。

&esp;&esp;或许,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esp;&esp;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esp;&esp;日本人对赵传薪恨之入骨,而文件上的名字自然是伪造的。

&esp;&esp;若是日本人知道眼前人是赵传薪,怕是要出大乱子。

&esp;&esp;过去后,他擦擦额头:“吓死我了。赵先生,咱们搭一辆马车,直接去火车站。”

&esp;&esp;赵传薪点点头:“行,你看着办,反正我听不懂你们棒子的话。”

&esp;&esp;被称为“棒子”,金武志也不恼。

&esp;&esp;要是赵传薪嘘寒问暖客客气气的,他可能反而要心里发毛了。

&esp;&esp;由于经常有日本人出没,在新义州存在不少日本秀气的四轮马车。

&esp;&esp;两人搭上一辆,朝京义线的火车站驶去。

&esp;&esp;一路上,赵传薪见识了不少“奇景”。

&esp;&esp;他心里破口大骂:什么大长今之类的韩剧都是骗人的。

&esp;&esp;街道上的女人,那发型比清朝女人强不到哪去。

&esp;&esp;街上到处有穿着白色长衫的男人,也有穿着粗布的农夫百姓,头上还系了白条,要不是金武志解释,赵传薪还以为他家死人了呢。

&esp;&esp;经过一口水井时,赵传薪发现韩国人挑水的方式和国内极为不同。

&esp;&esp;不是手提,不是肩担,而是在背后弄了一块木板,像书包一样背着,扁担挂在木板上。

&esp;&esp;这不是挑水,而是背水,有点意思。

&esp;&esp;马车上,赵传薪指着路旁说:“小金子,那个獐头鼠目的家伙是干啥的?”

&esp;&esp;“小金子”这个称呼,总让金武志觉得自己是个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