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例如,不论是大明人间,还是大宋人间,都不再有五姓七望。
&esp;&esp;曾经屹立成千上万年,经无数风雨而不倒的世家名门,最终都渐渐步向消亡。
&esp;&esp;在汉末历史最初分流的时候,其他人间,也同样各有五姓七望传家。
&esp;&esp;但在各自悠悠岁月变迁中,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esp;&esp;通过此前孤鹰汗国入寇以及同天理中小明廷打交道,叶默权等人亦掌握一些消息。
&esp;&esp;各大世家,在如今的大明人间、大宋人间,仍有血裔留存。
&esp;&esp;但早已不复先前雄踞一方领袖群伦的气象。
&esp;&esp;“既然已经有诸多不同,那此事,未尝没有改变的可能。”林嬛言道。
&esp;&esp;叶默权重复先前的建议:“玉京,去同映云谈谈吧。”
&esp;&esp;林嬛:“是,世叔。”
&esp;&esp;南海之滨,沧浪岩。
&esp;&esp;悬崖下,深海中,一朵硕大无朋的黑莲,当前呈现闭合姿态。
&esp;&esp;黑莲内,仿佛一重独立的小世界。
&esp;&esp;眼下有一些黑衣僧人在其中,皆是大空寺门下。
&esp;&esp;这些黑衣僧人中,不乏上三天层次的大空寺长老。
&esp;&esp;但上至长老,下至弟子,所有当前身处黑莲内的大空寺僧人,这时全部气绝。
&esp;&esp;空荡荡的黑暗小世界内,遍地横尸,不见活人,场面诡异森然。
&esp;&esp;黑莲之外,沧浪岩上。
&esp;&esp;远方山峦中,两个同样出身自大空寺的僧人,正一起远远眺望沧浪岩方向。
&esp;&esp;“师父,这么久还没动静,果然是出事了么?”当中一个年轻僧人压低声音问道。
&esp;&esp;他身边老僧神情严肃不语。
&esp;&esp;他们本就是来寻方丈圆灭等人。
&esp;&esp;出于谨慎考虑,一部分人前往沧浪岩下海湾中。
&esp;&esp;而他们师徒二人,则留在岸上,既是充当外围警戒,也是提防沧浪岩下有埋伏,造成一网打尽的结果。
&esp;&esp;但现在看这模样……
&esp;&esp;“难道说,方丈也……”年轻僧人面现惊容。
&esp;&esp;老僧当机立断:“不下去了,我们走,先离开这里!”
&esp;&esp;师徒二人当即便要离开这片山岭。
&esp;&esp;然而他们刚刚转身,便见身后赫然立着一个青年僧人。
&esp;&esp;大空寺作为佛门两大外道之一,排头一号的宿敌,便是佛门正宗。
&esp;&esp;是以眼前青年僧人虽然久不在人间行走,但大空寺的老僧还是第一时间认出对方乃是天龙寺的法清和尚。
&esp;&esp;“法清,是你?!”老僧深吸一口气:“本寺方丈,还有其他几位师兄、师侄他们……”
&esp;&esp;对面僧人不语,只是佛光流转下,在他手中隐约凝聚成一支金刚幢。
&esp;&esp;僧人一手持金刚幢,一手施触地印。
&esp;&esp;传说中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六道中,化作名号和形象各不同的六地藏。
&esp;&esp;当中有持地地藏,便是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如意宝印的形象。
&esp;&esp;而持地地藏专门济度佛门六道之一的阿修罗道。
&esp;&esp;对面大空寺这对师徒,修为实力同法清和尚相去甚远。
&esp;&esp;触地印一出,对面师徒便齐齐栽倒。
&esp;&esp;接着金刚幢再一摇,佛光笼罩下,那两人便全被法清和尚收到金刚幢内。
&esp;&esp;法清和尚再仔细检查一遍周围,不见有其他人的情况下,转而回到沧浪岩下那巨大的黑莲中。
&esp;&esp;看着早先近来又被他齐齐放倒的大空寺中人,法清和尚微微摇头,将这些人的尸首全部收敛,然后双掌合十,默诵经文。
&esp;&esp;诵经之后,他开始在黑莲中迈步而行。
&esp;&esp;行进间,金色的淡淡佛光,充斥黑莲内部的小世界。
&esp;&esp;佛光一部分撑起黑莲,另一部分则在黑莲中心处,凝聚成一尊高约丈六的宝瓶。
&esp;&esp;宝瓶出现,佛光便源源不绝。
&esp;&esp;但金色的佛光并没有同黑莲直接发生冲突。
&esp;&esp;相反,二者当前步入一個互相制约的短暂平衡状态。
&esp;&esp;从外部看黑莲,则没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