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2/2)

&esp;&esp;张御待午壬等人离开之后,便一拂袖,将芯灯法器送去明周道人那里,道:“道友替我将此物还了去吧。

&esp;&esp;明周道人应有一声,将芯灯收了回去,而后问道:“守正既是回来,可要去驻宫一观么?”

&esp;&esp;张御略略一思,他现在还未曾开辟自家道场,清穹还无落脚之地,守正驻宫不失为一个去处,便道:“劳烦道友引我去得那处。”

&esp;&esp;清穹地陆深处,也是元磁之力最为凝聚之地,这里竖有一根根以道箓锁链牵连的通天大柱,而每一根大柱之下镇压的都是过往擒捉起来的强横异类及天外邪神,还有一些,则是犯了律令的天夏玄尊。

&esp;&esp;武廷执站在一根雕刻有巨大龙身的大柱之前,上面隐隐约约显示出来一个模糊的身影,自是被道箓锁链捆缚的无法动弹,他隆隆声音自上传下来道:“武倾墟,除非你放我出去,否则我是不会说的。”

&esp;&esp;武廷执面无表情道:“天夏自有法度,你刑罚未满,我岂会放你离开?待罚期一满,一刻我都不会多留你,但若你助我破解此事,我可上禀玄廷,斟酌削刑。”

&esp;&esp;那人影不耐烦道:“不过削个数十上百载罢了,又与我何益?还是那句话,放我出去,我立刻帮你把龙淮那后辈的记忆挖出来。”

&esp;&esp;武廷执语气一如方才,道:“你知晓这是无可能之事。”

&esp;&esp;那人影冷笑道:“那就休要再提了。”

&esp;&esp;武廷执默默站立着,并没有离开的意思,那人影也没出声,似在等待着什么,场中一时沉寂下来。

&esp;&esp;过了一会儿,有光影一闪,明周道人浮现于一侧,对武廷执打一个稽首,道:“武上尊,张守正已是把朱鹚被抓拿回来了。”

&esp;&esp;武廷执神情不变,可眼眸之中有亮光闪过,随即他毫不犹豫转身从这里离开。

&esp;&esp;那人影看着他远去身影,不由哼了一声,低声道:“守正……”语声之中却是流露出某种厌恶和敬惧的意味。

&esp;&esp;武廷执走到了外面,道:“人到哪里了?”

&esp;&esp;明周道人回道:“已然送至明霄台了。”

&esp;&esp;武廷执一点头,道:“这次张守正做得好。”

&esp;&esp;朱鹚可不简单,本身就是擅长隐遁匿迹之人,且过去也有着骄人战绩,称得上是一个强手。

&esp;&esp;而张御方才接任守正之位才过去一日罢了,居然就这么快把此人拿回来了。

&esp;&esp;他之前对于张御了解不多,只是看过后者过往历述罢了,可是说实话,能坐上廷执之位的玄尊,又有哪一个在低位之时没有过人的功劳和战绩呢?

&esp;&esp;也就是拘拿余常一事,令他稍加重视罢了,却是令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位了。

&esp;&esp;转念过后,他神情愈发严肃起来。眼下重点还是需落在朱鹚身上,若是能从此人身上找到龙淮留下的记忆拓板,或者从其人身上得知那些曾参与打开层界门户之人,再将之抓拿起来,便能将内部肃理干净了。

&esp;&esp;张御此刻则是随明周道人而行,两人乘渡在一艘飞天舟筏之上,自地陆而起,直趋天穹,只是不一会儿,出现在了清穹云海之中。

&esp;&esp;明周道人言道:“张守正请看上方。”

&esp;&esp;张御往上看去,上空是万点星辰,但只是凝视了一会儿,他便感觉自身的守正印信与某一个闪烁星辰相呼应,意识不由微微一动,下一刻,他已是出现在了一座宫阙之内。

&esp;&esp;脚下是冷硬洁白的玉石地台,周围是高大的蟠龙大柱,左右两排殿柱一直延伸向前,直至殿台上方一处高座之下。

&esp;&esp;只是整个大殿空空荡荡,周围可以望见外面翻涌的云海。

&esp;&esp;他正打量之间,外面飞来了一团赤光,这却是一个冒着炽热辉光的火鸟,入殿之后,翅翼一扇,变成一个峨冠博带的清秀少年。

&esp;&esp;他恭敬一礼,道:“见过守正,小人朱百一,乃是这里的值日星官,观见守正来此,故是过来请示,可要小神每日过来值守此地么?”

&esp;&esp;张御一望而知,这又是先天精魄所化神人,虽是朱鸟模样,可那只是自身表自然之照形,与真正的禽鸟没什么关系,互相也牵扯不到一起。

&esp;&esp;明周道人这时也出现在了殿上,他道:“守正,上层日月诸星照耀清穹,皆有星官负责按我天夏时历排布守值,不过若守正不愿,守正宫也自可以倒转昼夜,自定时序,”

&esp;&esp;清穹时序是按天夏定下的天历来走的,但具体到某些玄尊身上,却未必如此。有些人喜欢全昼,有些人全夜,更有些人喜欢视心情变动而转,这就全看个人喜好了。

&esp;&esp;张御道:“不必了,就按原来天夏规序便好。”

&esp;&esp;朱百一恭敬俯身,抱拳道:“是,小神领命。”他瞥见明周示意自己离开,便再是一礼,他重化赤鸟飞去了。

&esp;&esp;张御迈步往前走去,踏着台阶来至玉台之上,一振衣袖,转过身来,在台上落座下来,此时顿觉到整座宫阙都是一座法器,于是他把心光一放,笼罩整个殿宇,试着将之祭炼了起来。

&esp;&esp;明周道人走到阶台之下,言道:“守正,宫中本来还有役从卫侍,外间本来也是设有驻地耳目,自上任守正不在之后,守正宫已然空了有六十多年了,守正若是需用人手,需得再次下谕召集。”

&esp;&esp;张御思考了一下,在他这个层次之中,一旦斗战起来,来多少低辈修士都是无用,不过在斗战之外,却不可能他都事事亲为,总要有一些人听用的。

&esp;&esp;尤其是浊潮影响之下,一些裂隙即便出现了,上层也难以及时发现,而各上洲玄首也不可能离开驻地,这便会使得一些外敌趁虚而入,而若提前安排人手四处巡察,便有情况,也能及时发现。

&esp;&esp;这里他可以招纳自己的旧部为用,不过人数还是太少,于是他道:“明周道友,稍候你且推荐一些人上来。”

&esp;&esp;明周道人当即应下。

&esp;&esp;就这说话的工夫,张御也是祭炼好了整座宫阙,随着他心光一收,前方顿时展开了一道光幕,这却是内层和外层的舆图,内层一十三上洲及外层二十八宿皆在其上。

&esp;&esp;他站了起来,仔细看了看,守正就是专司斗战和对抗外敌的,所以这舆图之上最为显眼的便是诸多内外层的出入口,还有本就存在那里一直不层合闭的裂隙,其中以玉京三处罅隙最为显眼。

&esp;&esp;但也是如此,天夏才把首府立在那里,作为守御外敌乃至吸引外敌的第一线,这几百年来,除了一些边角的零星斗战外,碰撞最激烈的争斗多是围绕着那里爆发的。

&esp;&esp;他看了一会儿后,伸手一拿,手中多了一枚玉简。

&esp;&esp;这东西是他在守正宫深处发现的,心光入内一转,见这是过去守正对使用过的法器的记载和评判。

&esp;&esp;除此外,里面还有一例例对过去曾经擒获或者斩杀敌人的记述,这里面几乎没有守正对自身的描述,但是关于敌对之人的记载却是十分详细,这也是让他大开眼界,于是就又回到了主座之上,仔细翻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