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主播看到了,她愤愤的反驳:
&esp;&esp;【你家蚕蛹和竹虫能看到虫子腿啊!】
&esp;&esp;弹幕顿时笑得更大声了,充满了不顾主播死活的快乐。
&esp;&esp;扶苏善意地没有告诉她,虫子算什么,里头还有卵呢。
&esp;&esp;主播实在接受不了这个酱,只能单纯蘸一蘸梅子汁和醋什么的。只是这么一来,就很酸了,只有酸味,缺了咸味。
&esp;&esp;餐厅或许也是考虑到会有顾客后悔,不敢吃那个酱。桌上还摆了现代的酱料,不那么追求还原历史美食的人,就可以蘸这个品尝。
&esp;&esp;主播嘴上嘀咕着“我也是被逼的”,到底放弃了百分百的还原度。人没必要和自己的胃过不去,见识过古代美食就够了,吃的时候还是以美味为主吧。
&esp;&esp;于是主播快乐地吃完了醉牛肉。
&esp;&esp;只剩先秦贵族对着自己面前的肉酱,百思不得其解。
&esp;&esp;虫子怎么了?吃虫子很可怕吗?
&esp;&esp;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根本没人会去计较食材吓不吓人。有些庶民日常劈柴时会劈出柴虫,还会惊喜万分地拿去烤了,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esp;&esp;扶苏叹了口气:
&esp;&esp;“万民的日子还是过得太苦了。”
&esp;&esp;所以掌控天幕后,他必要将良种送去各界。先解决饿死人的问题,其他的慢慢来。
&esp;&esp;蒙恬听着,心下触动。
&esp;&esp;殿下日常虽然不着调了些,仁爱的性子还是不曾变的。
&esp;&esp;他们这些人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有意思,从不会想到万民吃不饱饭的事情,殿下却能透过它看到黎庶的苦楚。
&esp;&esp;这一刻,蒙恬终于从秦梓桑身上看到了他们长公子的影子。
&esp;&esp;他们不同又相同。
&esp;&esp;下午的直播不再是逛博物馆,主播说她要去参加一个秦朝历史的研讨会。她和主办方说好了可以直播,研讨会的主题则是分享一些古代名人的趣事。
&esp;&esp;【藏书坑不是出土了完整的太子著作和史官著作吗?里头记录了很多有趣的秦朝小故事,我没耐心看书,好多故事都还不知,今天带大家去听一听别人的分享。】
&esp;&esp;进入研讨会场馆后,主播就不怎么开口了。她知道的内容有限,怕说出来献丑,所以主要是来听热闹的。
&esp;&esp;主持人先上去说了开场词:
&esp;&esp;【我们今天的分享,不限于是正史还是野史。但要求必须是秦朝人自己写的内容,不能是后人编纂的。】
&esp;&esp;【比如大秦第一史官写的那本《史菅随笔》,就可以拿出来分享。里面记录了各家的八卦,但史菅自己说不保真,都是他道听途说的,所以这种就算野史。】
&esp;&esp;【当朝人自己记录的野史也就算了,后世那些拿捏不好尺度,可能存在抹黑前人的嫌疑,容易引起纠纷,希望大家理解。】
&esp;&esp;开场词说完,他就先抛砖引玉,分享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小众故事。
&esp;&esp;主持人拿出《大秦秘事》翻到某一页,向众人示意故事确实出自其中,不是张冠李戴。
&esp;&esp;这本书是二世时期史菅之子收集了一些父亲没记载过的旧事,编纂出的书籍。
&esp;&esp;虽然是二世时期成书的,不过后世一般默认从秦王政时期到三世时期这近百年都算是“当朝”。
&esp;&esp;展示过书籍后,主持人才开口分享:
&esp;&esp;【这个故事发生在泰山封禅前夕,陛下扬言要把天下猛兽都猎一遍,以此展示自己的勇武。太子对此非常不赞同,觉得陛下是在以身涉险。】
&esp;&esp;群臣立刻看向他们陛下,用眼神示意陛下不要一意孤行。
&esp;&esp;殿下说得对啊!这样也太危险了!
&esp;&esp;嬴政:……
&esp;&esp;嬴政就知道分享野史不是什么好事,分明不是他干的事情,是那个秦政干的,但所有人都会看他。
&esp;&esp;谁让秦政现在是秦王,不是始皇帝呢。
&esp;&esp;嬴政扫视一圈,把他们瞪了回去。群臣立刻低头,不再乱看。
&esp;&esp;【但是陛下是不会因为这点劝阻就乖乖听话的,毕竟此时的陛下还是非常固执的。所以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叫太子妥协,他对太子说:
&esp;&esp;“朕已经夸下海口,史官也已将之记录在册。若朕不去猎杀猛兽,后人只会认定朕在说大话,太子难道想看到阿父遭人耻笑吗?”】
&esp;&esp;群臣不赞同的小眼神立刻又飘了过来。
&esp;&esp;陛下!您怎么能拿史官说事呢!
&esp;&esp;嬴政再次:……
&esp;&esp;朕再说一遍,这是秦政干的,与朕无关,朕才没有这么狡诈。
&esp;&esp;另一头的扶苏想起旧事,忍不住轻哼了一声。
&esp;&esp;阿父那时刚刚恢复前世的记忆,动不动就说自己夜里做回忆梦,白日总头疼。然后仗着“生病”一意孤行,要求太子满足阿父难得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