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道果 第334节(2/2)

&esp;&esp;能够晋升到六品的修行者基本上都是经验丰富,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虽然可惜不能水漫周边,演绎道果,但此刻他还是果断退了。

&esp;&esp;借着浊浪的遮掩,蛟龙就要借水遁走。

&esp;&esp;然而,那些剑光却是如长了眼一般包拢而来,化形的利剑重重合围,化作剑刃对内的剑轮,飞旋切割。蛟龙鳞在剑刃之下犹如薄纸,轻易撕裂,剑轮疾旋,血肉横飞。

&esp;&esp;“嗷——”

&esp;&esp;在发出一声惊怒的悲鸣,蛟龙之躯两分,空中爆出一蓬血雨。

&esp;&esp;“嘭!”

&esp;&esp;两截身躯砸在水面上,激起大片的浊色水花。

&esp;&esp;而那些利剑则是汇拢成长河,如龙蛇般在半空一折,落在岸上,层层散开,现出一道气度卓然的身影。

&esp;&esp;【道果有些一点精进,虽是微不足道,但对于姜离来说,如今任何一点进度都是弥足可贵的。】

&esp;&esp;【那意味着他距离圆满又近了一步。】

&esp;&esp;【水灾对他人来说是祸,对姜离来说却是未必,他距离六品圆满,应该不远了。】

&esp;&esp;因果集上显现着姜离的收获,他也能精确感应到自己的道果能力又多了一分圆融。

&esp;&esp;“多谢阁下相助。”

&esp;&esp;已经快撑不住的官员见状,松了一口气,以河神道果的能力阻遏河水,然后快步行了过来,向着姜离行礼道谢。

&esp;&esp;他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留着短须,面上有一股昂扬之气,不似以修为固化容貌,而是当真就这般岁数。

&esp;&esp;这在大周的官场上,一般都是有背景的代名词,能够年纪轻轻晋升七品,基本上都是有一个好出身,否则任你天纵奇才,进了大周的官员体系,也得老老实实熬资历。

&esp;&esp;“在下李安,忝为本地郡守,替郡城上下谢过阁下的救命之恩。”

&esp;&esp;李安谢过姜离,又看向江河上的龙尸,叹道:“因太平教之故,刺史无暇处理水灾,若非有阁下援手,说不定我洛南郡就要被这妖孽给攻破了。”

&esp;&esp;眼前浪潮还未息,依旧澎湃,可以预见若是冲入郡城,该是怎样的惨状。

&esp;&esp;李安看起来倒是有责任心的很。

&esp;&esp;“刺史把人手都聚集在蜀郡了?”姜离皱眉道。

&esp;&esp;这般行为从轻重上来看,倒是没错,毕竟太平教才是最大的祸患,但从缓急上来看,却是大大的不该。

&esp;&esp;不把妖祸水灾压下,就算是把太平教盯死了又有什么用?该出事还是得出事。

&esp;&esp;人都活不下去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反了。

&esp;&esp;太平教看到这结果,估计都要乐死。

&esp;&esp;‘这梁州还真是到处是筛子啊,难怪会被太平教选为起事点,就是不知这刺史是太平教的人,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姜离想道。

&esp;&esp;能够做到一州刺史,那理论上绝对是根红苗正的朝廷中人,奈何现在朝中的根子也不一定正,还有人想着帮助建立黄天之世,根红苗正也没用。

&esp;&esp;“说是蜀王有令,要防止太平教聚众生乱,”李安露出不忿之色,“待到事了,我定要写奏折送呈神都,参蜀王一本。还有那道德宗,立宗不正,出了法外逍遥这叛徒,若非是他,淮水龙宫也未必会掀起水灾。”

&esp;&esp;“待到水灾平后,我定要······”

&esp;&esp;李安还要言说,远处突有残影现。

&esp;&esp;一个和尚似缓实疾地行来,步履从容,气机不显,但双足所过之处,泥水溅起,隐隐成莲瓣之形,颇具奇相。

&esp;&esp;这和尚只穿一件布衣,在这寒天里却一点都不见冷意,数步行来,焦黄的面容进入二人的眼中。

&esp;&esp;“阿弥陀佛,看来是小僧来迟了。”

&esp;&esp;和尚看到河中正在缓缓褪去妖形的尸体,口诵佛号道。

&esp;&esp;“不早不晚。”

&esp;&esp;李安突然变得阴阳怪气起来,“若非是有贵人相助,蛟龙正好便冲上了岸,大师其实来的正是时候。”

&esp;&esp;水漫郡城,僧人降龙,届时又是一段佳话,也是收割信仰的好时机。

&esp;&esp;李安所言,倒也没差。

&esp;&esp;和尚听了,露出苦笑之色,他摇了摇头,道:“此乃小僧之过,不过施主,还请当心,蛟龙虽死,但危机却是未必退去。”

&esp;&esp;他看向姜离,露出凝重之色,“贵人是贵人,但是敌是友,却是未知了。李清涟前辈。”

&esp;&esp;“李清涟?!”李安面色丕变。

&esp;&esp;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可不陌生,毕竟他刚刚还骂过人家。

&esp;&esp;李清涟,法外逍遥,托某人的福,现在这两个名号是彻底划上等号了。

&esp;&esp;而正披着马甲的姜离闻言,露出一丝轻笑,“来意?先前是没有的,但现在,有了。”

&esp;&esp;第163章 佛说力士,心境争锋

&esp;&esp;面色焦黄,比风满楼还平平无奇的和尚,正是佛国觉者的二弟子慧能。

&esp;&esp;顺手斩蛟却遇上了觉者二弟子,姜离一时心起,眼眸中浮现诡秘的色彩,对上了慧能的注视。

&esp;&esp;佛光遍照十方,菩提树上,两道一模一样的身影相对,“末法之时,魔子魔孙,披上袈裟,进入庙宇,以佛之名,行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