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2)

&esp;&esp;方清露往心里记着,抬头道:不爱干净会染病?

&esp;&esp;唐笙向她解释了一通原理,方清露似懂非懂。

&esp;&esp;总之,沾上粪水就会染病。唐笙言简意赅,虫卵遇水便能生存,碰人便能感染。

&esp;&esp;二娘懂了,她向唐笙讲清了粪水和废水的处理之法,最后道:我会把控着用水出入的。

&esp;&esp;方才她说话时,唐笙便在脑海里擘画出了流调图因为周院判的固执己见,刷恭桶的老头一家要染疾了。

&esp;&esp;本就是干苦营生的,还要经历这一遭。

&esp;&esp;唐笙心里涌动着说不出的滋味。

&esp;&esp;她随方清露去观察了那几个辽东人的症状,确定了,他们得的就是血吸虫病。

&esp;&esp;这种病若是放在现代,吃点吡喹酮,防止恶化便好了,而放在古代,对于穷苦百姓而言,却是不治之症。

&esp;&esp;臭气熏天的厢房里,炕上的人翻滚呻吟,哀嚎声不绝于耳。

&esp;&esp;人高马大的铁匠正在扫撒,干活勤快又利落。身着素白外袍的萧医女正给孩子喂药,孩子勉强伸起脖子喝了口,旋即脱力栽在枕上,药又回到了嘴边。

&esp;&esp;萧医女便是先前给唐笙缝合后背伤口的那位,她见着唐笙又惊又喜,向前几步,却只敢同她隔窗说话。

&esp;&esp;你怎么来了?说时,她才注意到唐笙的医官服制变了。

&esp;&esp;我接了周大人的差。唐笙道,这里由我接管了。

&esp;&esp;萧医女还想在说些什么,身后的孩子却呕吐了起来,脏水流得满枕都是。她冲唐笙歉疚一笑,便又准备去忙活了。

&esp;&esp;唐笙叫住她,将葫芦递给了她,叮嘱了她好些需要防护的点。

&esp;&esp;萧医女笑得淡然:晚了,我已经碰过了。

&esp;&esp;她幼时,父母死于长治年间的一场大疫。她在城池封禁前跟着流民逃了出来,为一郎中所救。郎中教她医术,教她为人处世之道,成人后萧医女独当一面,却因收费低廉,被当地郎中排挤。后逢秦玅观张贴皇榜,征召天下女医,她这才入宫,以谋生路。

&esp;&esp;见着这些染疫的可怜人,萧医女便心软了。

&esp;&esp;如若无人愿意医治照顾他们,这些人就会像她的父母那样痛苦地死去。

&esp;&esp;您给的药我就来试,见了成效,我记下来给你。萧医女说。

&esp;&esp;唐笙喉头发涩。

&esp;&esp;出了厢房往东走便是公堂了。

&esp;&esp;差役正和一个蓝袍官员说话。蓝袍官员听得脚步声,像是被上了发条一般拧过头来,魂还在原地,躯体却已匆忙迎了上来。

&esp;&esp;他的走姿很怪,膝盖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一般,弯曲不起来。

&esp;&esp;方大人,唐大人。刘御医拱手作揖,笑得谄媚。

&esp;&esp;你不去当值,在这里作甚?方清露沉声诘问。

&esp;&esp;刘御医反应倒还机敏,即答:下官在向昨夜当值的差役询问情形。

&esp;&esp;你问到了什么?唐笙接过话茬。

&esp;&esp;刘御医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唐笙,视线在她官袍前的补子上停住了片刻:

&esp;&esp;回唐大人话,起病皆是在夜里,差役听得呼号,但并未入内。

&esp;&esp;这是昨夜便已奏呈圣上的事,需要你来询问?

&esp;&esp;府衙人多眼杂,差役经手的事又颇为冗杂,还是问一问好些。

&esp;&esp;这显然是托词,唐笙听了心里直冒火。

&esp;&esp;周院判叫你去探寻发病情形,你去了么。唐笙冷声道,那厢房你踏足过一步么。

&esp;&esp;方清露早想处置这个临阵脱逃,不干正事的医官了,奈何这人隶属太医院,且是朝廷命官,她无法越级惩处。眼下唐笙领着太医院二把手的衔,自然可以处置他,方清露忍不住多点了把火。

&esp;&esp;从昨日倒现在,未见刘大人踏足厢房一步。方清露缓缓道,周院判差你去调度看守差役,你也是消极应事,全然不像来办差的。

&esp;&esp;方大人,话不能这样说。涉及自己官禄的事,刘御医辩驳起来巧舌如簧,嘴硬如钢,太医院诸多同僚都知晓我犯着腿疾仍在当差,渎职二字同我是不沾边的

&esp;&esp;要知道,我可是昨夜第一批来京兆府治疫的!

&esp;&esp;他丝毫不发怵,刻意加重了语气,强调自己是第一批过来的,暗地里讽刺了一把晋升迅速,在局面已经控制住才出现的唐笙。

&esp;&esp;秦玅观拔擢唐笙本是让她在官衔上压住这些个讲究资辈,爱倚老卖老的医官。如若她未曾被拔擢,这场面要比现在还难堪。

&esp;&esp;方清露并未出声,她看向唐笙,想要瞧一瞧她的本领。

&esp;&esp;陛下既已改观,对她寄予厚望,那她就得拿出魄力,镇住场子。不然就是坐实了德不配位的说法,日后即便官衔升得再高,也不会有人敬她惧她,诚心为她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