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韩强推门而入,看了看,道:“克勤也在呢。”
&esp;&esp;范克勤指了指桌上的东西,道:“你瞅瞅。”
&esp;&esp;钱金勋也道:“刚刚缴获的日谍电台,密码本,还有一段加密过的信息。你是这方面的行家,看看怎么回事。”
&esp;&esp;“嗯,我看看再说。”答应了一声,韩强将这些东西都看了一遍,道:“这个电台就不用我说了,跟普通的电台用法都是一样的,就是长得奇怪了点,有很强的迷惑性。我曾经见过类似的比这个做的好多了。那时候我还在学习,我的老师带我去了一个酒窖,当众拔开木塞子,倒出了红酒。而后再用发报器,连接了下面的一个像是虫眼的地方。他一说我才知道,那其实是个电台。橡木桶是两层,上面真的装着酒水,下半截装的则是电台。”
&esp;&esp;跟着他用手点了点那本《隋唐》道:“这本书不厚,一共也就不到十万字,但里面都是大量的古言,因此生僻字什么的较多,他就算是发一些比较古怪的字眼,也能够在里面找得到。这个书当成密码本子,选的确实很妙。”
&esp;&esp;范克勤和钱金勋两个人最关心的就是那一小段信息,是以指着那个笔记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个呢?”
&esp;&esp;韩强很干脆的摇了摇头,道:“不知道。跟鬼画符似的谁能知道是什么。不过看他们的排列顺序,应该是一段话,具体内容……要是不知道这段密码是根据什么编写的,那基本不可能破译的出来,除非撞大运。”
&esp;&esp;现在这个案子已经快收尾了,该抓的也都抓了,是以到是不用再跟韩强保密,于是跟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些来龙去脉,范克勤最后说道:“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esp;&esp;第375章
&esp;&esp;范克勤道:“这个加密信息,是大久保孝允,吩咐山口吉宗这小子在撤退时才能发,这是为了什么?现在关系到这个案子的人,我们可以说是全都抓了。没人能够和这个加密信息产生关联,那就是说,还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人,或者一群人就在本地。毕竟他要发这条信息的平台,是咱们重庆当地的民生日报。外地的话,如果要看见这份报纸,也不是不行,但只能是托人捎过去,或者让本地人邮递等等手段,这在时间上要延迟很多。是以这个加密信息有级大概率,联系的还是在咱们重庆潜伏的日本间谍。”
&esp;&esp;韩强听罢,说道:“这个分析在理。而刊登在报纸上,可比用电台联络保险的多,因为只要用电台,咱们就有大概率捕捉到,日谍也不知道我们现在究竟能不能破译他们的通讯。但报纸就不一样了,谁知道那段信息是用来联络谁的。只是……不如电台那么有时效性。”
&esp;&esp;“时效性。”钱金勋听了,点了点头,道:“老韩这句话提醒了我,他是个单线间谍,除了在太阳神饭庄藏匿了一段时间,那他什么时候完成任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撤退,更是不清楚。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大久保孝允给他的信息,什么时间他撤退就什么时候发,是不是就说明,这段信息是启动这个计划的后续?”
&esp;&esp;范克勤想了想,说道:“嗯,同意,大久保孝允没有说让他到了重庆就发,而是撤离的时候发,那么这个信息,真的有大概率是后续计划了。最关键的是,只要让他发,那就一定跟这次的任务有关。”
&esp;&esp;他说完之后,三个人一起沉默了片刻,钱金勋道:“如果这小子任务完成了呢?怎么才能跟这条保密信息有关联?”
&esp;&esp;韩强道:“比如他……我是说比如啊,比如这小子知道了委座,或者闫长官的府邸,完成了任务,用电台将这条信息发回了总部,然后立刻撤退,同时将这条加密信息刊登在民生日报上……会起到什么效果?我怎么有点想不明白呢?”
&esp;&esp;范克勤抽了口烟,将剩下的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道:“可能性太多了,但无论如何一定是让人看见的。”
&esp;&esp;钱金勋道:“我同意你之前的说法,是给本地人看的,那看了之后……什么意思?”
&esp;&esp;范克勤道:“启动他?老韩,你估计一下这段信息大概多少字?”
&esp;&esp;韩强道:“不会多。我知道有一种方法,提前设置好,比如说一个加号,就代表一队人马。但顶多就是如此了,因为一个符号没法代表双重意义,或者太多的字句,要不然可能连编写密码的人也会认不出来了,所以这段信息我感觉顶多也就……二十字,甚至不到!”
&esp;&esp;范克勤沉声,道:“二十个字,甚至不到……嗯,看这段信息的人一定认识这套密码,那既然这么短的字符,应该不至于是约定接头地点这种常规的信息,不然太过于死板,反而不利于安全。而且编写这种密码的人,也不可能大范围应用,一旦用的太多太广,一样会被我们所知。这次也确实是我们第一次碰见这套密码,也算是佐证。那么用的人不会多……直接查大久保孝允,应该会有所收获,要学这套全符号式的密码,可不会用太短时间啊。谁跟他接触的时间较多?最好能有名字,或者影像信息。而这个名字和影像只要出现在本地,那么谁就一定是接收这段信息的日谍分子。”
&esp;&esp;韩强一怔,拍了拍范克勤,道:“你是真牛啊,我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办法。只是……操作起来,可行吗?”说着他看向了钱金勋。
&esp;&esp;钱金勋皱着眉,道:“可行倒是可行,大久保孝允不是在上海吗?我们在那确实有暗探,我也可以让他们去查,但他们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啊。就是不知道,冒着暴露的风险查到的结果值不值得了。”
&esp;&esp;范克勤却极为果断的说道:“任何暗探都是我们最大的筹码,不能轻动。我们现在已经抓住了这小子,也就是说,这个计划已经被我们破坏了。山口吉宗长时间没有完成任务,大久保孝允一定会知道他出事了,而我们的暗探,在此时如果太过于活跃,从时间上来看,暴漏的风险太高。根本就是得不偿失,先这样吧,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别的……”他正说到这里,突然间停住了。
&esp;&esp;钱金勋跟韩强两个人就见范克勤,正盯着那个笔记本出神。钱金勋和韩强一时间竟是谁都不敢打扰他。过了一会范克勤回过神来,钱金勋赶忙问道:“你想到什么了?”
&esp;&esp;范克勤看向了韩强,道:“咱们现在没有监侦仪了,但你能定位电台吗?”
&esp;&esp;韩强一点磕巴不打,直接答道:“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非常难。因为所有出现的日谍电台,都会尽可能的把内容缩减到最短,争取最快速发送完毕。这时候我的监听组甚至只是刚刚听到了这个信号。因此大致模糊的方向是可以的,比如说市区,但市区那么大,说跟没说一样。除非他发报发的没完没了,那样我就算用最笨的办法,侦测频率强度都可以找到他,慢慢满城市转悠呗。可是小日本的间谍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除非他们都是傻子。”
&esp;&esp;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猜你说的是侧向定位吧?这方法我确实是会的,不过只是用电台,毕竟不如专业的监侦设备啊。得出的结果依旧非常模糊。”
&esp;&esp;范克勤听罢,皱着眉头,道:“那看起来还是不行啊。”跟着他解释道:“我是想,在大久保孝允发现山口吉宗出事之前,将这段加密信息,改上些符号登出去。这样一来,看到民生日报的人会怎么想?他肯定会不确定,认为弄错了……”
&esp;&esp;第376章
&esp;&esp;范克勤说道:“可是他却又不敢不确认一下,因为他怕错过关键性任务。所以他肯定要联络上海总部。而上海总部接收到电报之后,会确认情况,然后回复他。那他这一发一收就是两次,我以为可以用这个做点文章。”
&esp;&esp;跟着范克勤看了眼韩强,道:“不过你刚才说,依旧非常模糊,所以我这个想法显然不太成立。”
&esp;&esp;韩强摆了摆手,说道:“不能说不成立,还是成立的,我们可以提前设置多点测向,和分区停电法,来缩小嫌疑范围。”
&esp;&esp;涉及到了专业技术,范克勤就不太清楚了,他明白多点测向是什么意思。因为这种技术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三角定位技术。其实这只是个名字上的不同罢了。但究竟怎么弄,他却有点不知道,毕竟不是这个专业的。于是问道:“怎么布置?”
&esp;&esp;韩强想也不想,答道:“如果真的能够引诱他发报,我们有针对性的布置,还是能够缩小范围的,比如,我在咱们城区三个不同的方向,提前布置好监听点和技术组,而你在报纸上登报后,那么最近出现,或者说活跃起来的电台,那一定就是加密信息要联络的那名日谍分子,然后我的技术员会全力计算出一条信号最强的线,而三个方向就会画出三条线段,这些线段所交汇的地方,就是那个电台所在的区域了。”
&esp;&esp;钱金勋听了不由得问道:“你以前怎么不用这个方法?”
&esp;&esp;韩强道:“用了啊,并且一直在用呢。这个技术其实在国内外不能算是多么厉害的方式,但也几乎是现在唯一的方式。只要搞技术这碗饭的基本都会。我在初期为什么申请那么多资金啊,就是在全城各个区,基本都成立了秘密的监听点。但话又说回来,小日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自然知道反侦察的手段。缩短发报时间,甚至是移动发报地点,还有的只是出现一次,就隐藏起来了。这都是限制多点测向的一个方法,很难真正能抓住他们的。”
&esp;&esp;钱金勋听他这么解答,理解的点了点头,道:“那……刚才克勤说的,你能搞定吗?”
&esp;&esp;韩强道:“应该可以,因为以前监听都是被动监听,就是我们设置的监听点,虽然一刻不停的在听着咱们城市上空的各种信号,但是只要对方不开机,不发报,那就一点办法没有。而对方什么时候开机,发报,我们也不清楚,所以突然性太强,我们可能还来不及反应,对方就已经结束了。不过这次不一样,克勤说的那个方法,弄错些符号的顺序什么的,发表在民生日报上,对方看了既熟悉又陌生,他就不得不发报询问情况。因此这就等于我们能够控制住对方的发报时间,提前最好准备的话,我想得出一个大致的区域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esp;&esp;范克勤追问道:“如果现在就准备,我后天登报,大概能够缩小到一个什么样的范围?”
&esp;&esp;韩强想了想,道:“对方确实在市区的话,我想缩小到三分之一个区应该没问题,这取决于他发报的长度。时间越长,范围越小。”
&esp;&esp;范克勤道:“三分之一个区?那范围还是有点大了。”
&esp;&esp;韩强道:“我现在只是估算,具体的不知道,可能会更小,但也有可能范围会更大。”
&esp;&esp;范克勤想到了这里,看向了钱金勋,道:“怎么样?试不试一次?”
&esp;&esp;钱金勋考虑了一下,道:“试一次的话,然后怎么办?范围内直接封锁,戒严,挨家挨户搜查?”
&esp;&esp;范克勤道:“不!他发信一次,收信还得又一次,我们有两次机会。”跟着看向了韩强道:“你刚才说了一个停电法的,那个怎么弄?”
&esp;&esp;韩强解释说道:“用多点测向之后,我们确定了一个区域,然后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区域再次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区域,在对方接收电报的时候对这些区域依次拉电,如果拉电区域的信号在拉电时停止,就说明目标一定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