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176节(2/2)

&esp;&esp;季茂忠为长子的婚事又发起愁。

&esp;&esp;再听得长孙女的婚事不顺,眉头紧皱。

&esp;&esp;“出京前姐姐的婚事未定,但瞧着平阳王府势在必得的样子。”

&esp;&esp;姐姐虽没跟他细说,但其实他也猜出一些内情。他其实也不太喜欢赵三公子。

&esp;&esp;季茂忠见他神情有异,问他:“可是有什么事?”

&esp;&esp;家书向来报喜不报忧,他人在外,家中事也未知全貌。

&esp;&esp;季安冉张了张口,犹豫了半晌,又摇头,“家中没什么大事。只姐姐的婚事,祖母和姐姐的意见相左。”

&esp;&esp;季茂忠哼了一声,“你祖母有时候糊涂至极。”

&esp;&esp;安冉和季明道垂下头,祖母/嫡母,祖父/父亲能骂,他们可不敢听。

&esp;&esp;季茂忠也只叨叨几句,便不再说。

&esp;&esp;在苦寒的边关驻守,都说家书抵万金,可见着许久未见着的亲人,更是万万金难抵。这一叙话,就叙到了天将明。

&esp;&esp;祖孙三人才意犹未尽各自睡去。

&esp;&esp;次日,季茂忠才醒,就听说顾少晏请见。忙叫人请他进来。

&esp;&esp;顾少晏深知季安澜对这位祖父的尊重,如今他人到得面前,自然想表现一番。不顾赶路的疲惫,早早爬了起来,就想在平凉侯面前树个好形象。

&esp;&esp;结果听说平凉侯还未起。便一直在外等候。

&esp;&esp;直到平凉候叫他。

&esp;&esp;顾少晏进来,就遭到季茂忠一番打量。

&esp;&esp;昨晚他已听得孙儿说起眼前此子对自家孙女的觊觎,昨晚还觉得此子出众不凡,今后必有大出息,但如今知他心意,再看他,又觉得各处都欠了些。

&esp;&esp;目光便带着审视。

&esp;&esp;“你一个国公府嫡子,这一辈子凭着身份,吃喝不愁,怎会想到去考武举的?”

&esp;&esp;“回侯爷的话,小子虽是嫡子,但不是袭爵的长子,将来必要分府另过。祖上风光那都是前人的功劳。小子胸怀抱负,自然想另有一番成就。”

&esp;&esp;季茂忠听得连连点头。

&esp;&esp;不仗着家世做个膏粱子弟,还从小勤习武艺,通过武举并跻身武官一途,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

&esp;&esp;“听说你武科中二甲传胪,却被分去守宫门,可有不甘不愿?”

&esp;&esp;不甘当然有。

&esp;&esp;辛苦十来年,一朝得中,还来不及风光,就被分去守宫门,谁愿意?

&esp;&esp;不甘不愿时时有。只不能对平凉侯说。

&esp;&esp;不能对她的祖父说。

&esp;&esp;“小子并无不甘。宫墙内住着九五至尊,护之平安,便是守护江山社稷之安稳。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亦是小子所愿。”

&esp;&esp;第219章 合作

&esp;&esp;一番话说得季茂忠对顾少晏刮目相看。

&esp;&esp;年轻人有这样的觉悟,属实难能可贵。

&esp;&esp;“好,好,好。”季茂忠连叫几个好。越瞧越觉得这小子不错,家世人品与自己大孙女都匹配得上。

&esp;&esp;但毕竟才初见,还是要再看看。毕竟关系到孙女一辈子的幸福。

&esp;&esp;季茂忠决定对他再多方考察一番。

&esp;&esp;顾少晏见平凉侯对自己态度不错,心中暗喜。越发往他身边凑,美其名曰想跟在老侯爷身边多长些见识。

&esp;&esp;季茂忠乐见其成。

&esp;&esp;带着他和安冉在军营中出入,让他们与众将士比武,带他俩一起操练,让他们与众将士同吃同住,给他们多方感受宣州军营的情况……

&esp;&esp;一为锻炼他俩,二来他俩领了皇上的密令,来查看边军,季茂忠亦全力配合。

&esp;&esp;他手握几十万大军,皇上对他不放心,这是人之常情。他执掌几十万宣州军,但从没想过要一家独大,弄什么季家军出来。

&esp;&esp;到最后只知他季茂忠和季家,不知皇上。

&esp;&esp;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他季茂忠不会做。

&esp;&esp;大开军营之门,让兵部诸人明察或暗访,他全力配合,不怕查。

&esp;&esp;而顾少晏跟在他身边,游走于军营各处,观他行事,越发佩服。时常向之讨教,让

&esp;&esp;季茂忠对这个谦逊好学的小子越发喜欢。

&esp;&esp;而京城,虞氏族人得赵魁关照,住的舒服,吃得开心。在京城各处闲逛,还有人领着开眼,体会了他们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东西。

&esp;&esp;那就一个乐不思蜀。把赵三公子常挂嘴边。

&esp;&esp;虞氏族长却忧心忡忡。

&esp;&esp;赵三公子是季大姑娘的未婚夫,他这般行事,只怕是要迷惑他们。让族人都记他的好,好歇了心思早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