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偏偏郑留写完之后非常满意,笑道:“这样的故事才算合格嘛。”
&esp;&esp;他一刻都不想等,立刻叫来暗卫,让他们把话本子印刷出来,然后散布出去了。
&esp;&esp;“师姐要聚集声威,我当然要献上一分。”郑留笑道。
&esp;&esp;“多谢。”商悯凝视着他。
&esp;&esp;“不过略动几笔,只要能帮上师姐就好。”郑留笑道,“不过师姐,你是如何让白皎退去的呢?真的像话本子所说的那样,黑蛟被师姐的气度震慑了?这件事你还没仔细告诉我呢。”
&esp;&esp;商悯无视他的调侃,把事情发生的大致经过对他讲了一遍。
&esp;&esp;“身外化身受伤,本体也会受伤。我的化身身上沾染了白皎的血,又有我自己的血,甚至还有苏青的血,已经分不清那到底是化身,还是我的新本体了。如果是化身,那岂非白皎和苏青才是这个化身的本体?如果是本体,受到伤势之后,又是何等情况?”
&esp;&esp;商悯笑道:“之前我这具化身为了祭炼灵物划破过手掌心,受伤之后的恢复速度比一般人快上许多,这便是妖类血脉的显化吧?”
&esp;&esp;郑留略作思索,“借助血同生共死,有点像巫蛊,师姐是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当作施展巫蛊术的媒介了?”
&esp;&esp;“差不多是这样。”商悯颔首。
&esp;&esp;“可我记得巫蛊共伤是有次数限制的,大约三次。可伤人也可杀人,但是三次之后就会失效。”郑留犹疑,“白皎能参透这个道理吗?万一她知道了……”
&esp;&esp;“只能期待她伤得更重一点了。”商悯道,“幸而是否共伤可以凭借我自身控制,不然若是我平常小刀划了下手,把次数用尽了,可就没的威胁她了。”
&esp;&esp;郑留沉默了片刻,“师姐,你不会用这个自杀的,是吧?”
&esp;&esp;“我是那么不惜命的人吗?”商悯重重地拍了他肩膀一巴掌,把他拍得一个趔趄。
&esp;&esp;“白皎杀我一次,取我一命,而我父亲替我一命。一取一舍,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如果她没有吞下我,自然也就不存在这个弱点了。这是她应付的代价,我只是将其收取罢了。”
&esp;&esp;郑留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esp;&esp;“不说这个了。”商悯拿起书桌上面的密信。
&esp;&esp;上面写着宋国发兵的消息,依照结盟约定,郑国也需要紧跟着发兵。
&esp;&esp;现在郑国的兵马已经聚集到了边境,三日之内,就会开打。
&esp;&esp;“一旦打了这场仗,郑国也撑不住了。”郑留复杂道。
&esp;&esp;前世的他并不在乎民心,而与之相照应的,他其实也很少在乎百姓活得怎么样。但是他知道一个王要想稳固地统治自己的国土,就不能不在乎百姓。
&esp;&esp;今生今世,他替郑潇处理国事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民政上。
&esp;&esp;但是他不敢做得太过明显,怕白皎发现郑国政策的异常,推算出郑王已经换了人当了。
&esp;&esp;或许她已经推算出来了,因为郑国在这段时间确实有了一些起色,又或许孔朔也告诉了她郑国的事。但是她没有精力处理这件事情,也没有精力来这边杀人。
&esp;&esp;她所做的只是不顾一切地推动联军成立,让大燕彻底覆灭,紧接着挑起联军内战,消耗人族的力量。不管清扫不清扫郑国的敌人,那个敌人都会帮助她覆灭大燕。
&esp;&esp;打仗是最消耗人族力量的。
&esp;&esp;本来郑国贵族之间就流行奢靡之风,贪官横行,为官者难以体察民间疾苦,尽管国库空虚也纵情享乐。
&esp;&esp;现在风气还没来得及扭转,民生之策也没有完全起效,大战就要开始。
&esp;&esp;这场战就算打赢了,郑国也必然大受创伤,苟延残喘。
&esp;&esp;残酷的点在于,此举会让郑国衰弱,然而从大局上看,郑国的衰弱不仅对妖魔有利,也对武国有利,会让他们推平天下之势变得更加不可阻挡。
&esp;&esp;每个国家都在拿国运去赌啊。
&esp;&esp;站在人族这一方的在赌人族的胜,站在妖族那一方的在赌妖族的胜。
&esp;&esp;第367章
&esp;&esp;赵国国都, 始宁。
&esp;&esp;赵王拧着眉毛,听身边的宫人对她念戏本子。
&esp;&esp;靳相的眉毛也拧着,君臣二人的表情如出一辙。
&esp;&esp;“大敌啊。”靳相面色有些古怪。
&esp;&esp;此大敌既是指妖孽, 也是指武国。
&esp;&esp;赵王神色略微怔愣,“好一出精彩的戏,尤其是, 这戏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是什么坊间传闻,甚至也很少夸大其词……放在史书上, 君主但凡有史书上歌功颂德的十分之一真,那便很了不得了。而这个, 恐怕是真的九成,只有一成是浮夸。”
&esp;&esp;赵国当然也有在武国安插探子,只是消息传回来得略慢, 与消息一同传来的, 还有已经开始在武国流行的话本子。
&esp;&esp;上面好一通对武王歌功颂德,让赵王看完了密报, 再看这个话本子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如果事情全部为真, 那么就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实话实说。
&esp;&esp;赵王亦有逐鹿天下之志。
&esp;&esp;既然剑指皇位,岂可将大天下共主的宝座拱手相让?若她心中对皇位并无念想,这么多年赵国也不会加紧军备, 更不会如此轻易地答应对燕发兵的要求。
&esp;&esp;那固然是盟友请求,可也是她心之所愿。
&esp;&esp;现在一个声威比赵王更大的君主崛起了。
&esp;&esp;面对这样的盟友与敌人,她怎能不心生焦虑?焦虑过后,其实是敬佩。然而尽管赵王对武国使妖魔退却的壮举赞叹折服, 她依然不想将那个位置拱手相让。
&esp;&esp;武王有武王的志气,赵王也有赵王的理想, 因为佩服对方的志气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赵王做不到。
&esp;&esp;“这话本,不能鼓励传播,也不能禁止传播。”靳相道,“如果禁止传播话本,那更是在为武王造势,恐怕会起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