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2)

<dt css="rd">

&esp;&esp;他转身回来,一甩缰绳,加快速度追上前面的段宁。

&esp;&esp;马蹄踩过河岸边的泥潭,泥沙溅到脸上,董白吐了吐,听见后面董旻的声音,感觉到紧贴着她的那颗心脏在快速的跳动。

&esp;&esp;她的心脏也在飞快地跳动。

&esp;&esp;一声轻响,几乎条件反射地,让段宁骤然勒紧缰绳。

&esp;&esp;然而战马还是失了速度,长啸着抬起前蹄,向着河中央直奔而去。

&esp;&esp;落水前的瞬间,段宁看见了天上乌云。

&esp;&esp;以及天边那座城池,金光笼罩,云销雨霁。

&esp;&esp;孟夏之月,以光融天下。

&esp;&esp;光熹二年孟夏,长安暴雨连降,黄河之水漫溢。

&esp;&esp;第148章

&esp;&esp;光熹二年夏, 泰山郡太守曹班,迎天子都长安。

&esp;&esp;董卓为刺客所杀后,其余部李傕、牛辅、董旻等共率六万大军攻打长安城。

&esp;&esp;尚书贾诩、城门校尉皇甫嵩等人,表请拜曹班为征东将军,封不其县侯。

&esp;&esp;曹班临危受命, 向凉州和并州发去求援, 长安城全城皆兵,士兵和百姓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防御,在刀枪箭雨中撑了足足六日,最终等来了姑臧君段宁的援军。

&esp;&esp;前后夹击之下,董卓的余部很快溃败而逃,董旻被援军斩杀,这支因董卓之死而极速聚拢起来的军队,最终因争夺粮草而四分五裂。

&esp;&esp;长安城的百姓在鸣金声中,流下悲怆与喜悦的泪水。

&esp;&esp;士兵们在曹侯的指挥下纷纷放下武器,脱去甲胄,投身到热火朝天的战后重建工作中。

&esp;&esp;也就是在同一天,长沙郡太守孙坚的大军, 进入毫不设防的洛阳城中。

&esp;&esp;孙坚现在的心情,可以用柳暗花明来形容。

&esp;&esp;他这一路,从长沙打到洛阳, 简直没有一步是走得顺利的。

&esp;&esp;在荆州的时候,他和本地的士族不对付, 他以为可以一杀了之, 结果他这边捏爆了王睿这枚软柿子, 荆州士族那边马上就请来袁术这块硬牛屎。

&esp;&esp;他被迫投靠袁术,虚与委蛇, 暂时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可是士族不在名头上找他麻烦,却也不会在军事上给他帮助。

&esp;&esp;好不容易等来泰山郡的曹班给他粮草,让他终于在于胡轸的鏖战中,找到了突破点,成功率军过了梁县——

&esp;&esp;天子又跑了。

&esp;&esp;据说董卓被他和北边段宁、曹班的联军吓傻了,下令迁都。

&esp;&esp;得,既然董卓和天子都在西边,那他也继续往西去吧。

&esp;&esp;可当他抬头往北边一看,却又发现,自己根本寸步难行。

&esp;&esp;段宁和曹班的两万军,白波贼的十万徒众,董卓的五万西凉军,还有留在三辅一带的本地守备军以及护卫洛阳的北军五校尉、羽林军等等。

&esp;&esp;从洛阳到长安,沿着黄河一路往西,密密麻麻,全!是!人!

&esp;&esp;而孙坚手上才有不到五千人,要从这些军队中穿过去,接触到天子,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啊!

&esp;&esp;孙坚的军队在伊阙关驻扎下来,哨骑传回消息,董卓已经在弘农驻起高墙,准备和段、曹联军死磕到底了。

&esp;&esp;没有天子的洛阳对于孙坚来说毫无意义,是西进长安还是南下豫州,像袁氏兄弟那样,抓紧时间划地盘呢?

&esp;&esp;几天之后,孙坚收到了来自司徒王允的书信。

&esp;&esp;——曹班挟天子都长安,请使君派兵入京。

&esp;&esp;“我上一次听人提及关于的曹使君谣言,还说他是女人呢。”孙坚听手下人念完信后,一边笑,一边招手,让人将信呈上给他,“让我瞧瞧,嘿,挟天子,出息了。”

&esp;&esp;孙坚随手就将信撕碎了:“他们还要编排君实兄到何时?这次是挟天子,下次是不是就要当皇帝了?”

&esp;&esp;武将程普闻言,大惊:“主公慎言!”

&esp;&esp;孙坚反而一脸无所谓:“怕什么,如今这世道,天子都能被编进歌里唱了,就算我不说,你信不信,讨董联军中,也有人有这心思了。”

&esp;&esp;可就在孙坚准备下令军队南下豫州的前一天,王司徒的第二封信,改变了他的主意。

&esp;&esp;——董卓已死,请君速速北上。

&esp;&esp;这个消息如一道惊雷在孙坚的营帐内炸开。

&esp;&esp;直觉告诉孙坚,他的机会来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