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2)

&esp;&esp;只见对面斜前方的席位,一个以金冠束发的年轻女郎,眯起一双纯黑的眸子,单手撑着膝头,似乎在打量他。

&esp;&esp;女郎没有穿武袍,然而双手手腕上绑着一对兽皮金线的护腕,右手拇指上戴了一枚极为通透的红玉扳指——这是擅射之人才有的习惯。

&esp;&esp;她身后的僚属同样年轻,身姿挺拔如松,却是武将中极为罕见的肤白如玉,更显其英武不凡,让曹操不禁侧目。

&esp;&esp;堂内不少人在用或探究,或猎奇地眼光打量他们,曹操却因为那位女君的相貌而片刻出神。

&esp;&esp;曹操下意识去看曹班,然而曹班作为最后一人已然落座,盟主袁绍便示意宴会开始。

&esp;&esp;张氏兄弟虽然以美酒美食招待众人,然而曹操根本食不下咽,他一边想着如何与曹班开口要人,一边努力回忆曹班幼年时的样貌,企图从记忆中抽丝剥茧,找到解开一直以来关于曹班身世之谜的钥匙。

&esp;&esp;因此,当他听见袁绍询问曹班,是否愿意第一个出兵讨伐董卓时,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

&esp;&esp;“我愿意第一个出兵!”

&esp;&esp;可不巧的事,并州牧段宁,几乎和他同一时间站了起来,表示愿意第一个出兵。

&esp;&esp;并州牧是袁绍的人,曹操皱眉,如果是袁绍授意,那他恐怕还真抢不过这个女人……

&esp;&esp;万一她真能打败董卓,那这讨董的名号,岂不是也要成为袁绍的?

&esp;&esp;曹操还在想着怎么说服众人,谁知段宁见自己站起来,也是愣了一瞬,随即向上首的袁绍抱拳道——

&esp;&esp;“既然典军校尉愿意先行,不若让他先试一试?”

&esp;&esp;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幻觉,曹操总感觉,他旁边的曹班笑了。

&esp;&esp;第124章

&esp;&esp;从被唱名入场后, 曹班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斜前方的席案上。

&esp;&esp;日光透过贝壳制成的窗棂洒入内室,幻化交织的光影下,舞姬踏着莲步,和着婉转的丝竹,衣袂纷飞。

&esp;&esp;她在舞动的彩衣间, 终于见到了阔别整整二十年的家人。

&esp;&esp;此间孤茕,唯发三愿——世清平,身强健,终与君相见。

&esp;&esp;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声音和记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她好像忘记了许多事情,但她知道,姐姐在这里,她们在同一屋檐下,在同一个喧嚣沸腾的时空中。

&esp;&esp;她们还拥有彼此。

&esp;&esp;姐姐啊,姐姐。

&esp;&esp;她的嘴唇颤抖着,胸中涌上的酸涩令她无法发出声音,她闭上眼睛,又睁开,席案后的琴师抚弦,两束目光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相触。

&esp;&esp;姐姐也在看她,用带着温度的眼神细细描摹她的面庞,她微微偏头,像是幼猫眷恋地轻轻蹭着那双无形的手。

&esp;&esp;袁绍似乎在上首说了些什么,席间有人肆意狂笑,有人抚掌喝彩,姐姐薄唇轻启——

&esp;&esp;融真。

&esp;&esp;霎时间,胸口的玉佩烫得几乎将她灼伤,她双手捧起酒樽,苦涩的液体划入体腔也难以压制不断翻涌的思念,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esp;&esp;二十年的分别,让她快要忘记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来处,自己的所欲所求。

&esp;&esp;一曲终了,袁绍也念完了讨董的誓词,他将酒液倾洒在案前,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张超再次一一唱名。

&esp;&esp;融景成为了并州牧,姑臧君段宁,而融真又成了泰山郡太守曹班。

&esp;&esp;根据讨董联盟商定,由典军校尉曹操第一个出兵,试探董卓的兵力。

&esp;&esp;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却令所有人都满意。

&esp;&esp;袁绍事前通知了段宁,计划推曹班率先出兵一事。

&esp;&esp;单方面通知,并没有与之商议,表明袁绍对段宁并没有十足的信任。

&esp;&esp;明明现下段宁的四千骑兵是袁绍最大的军事依仗,袁绍对段宁的重视却远不如来投奔的谋士荀谌。

&esp;&esp;可你要说他不重视吧,他也确实舍不得让段宁先出兵。

&esp;&esp;这样的用人态度如何能得人心呢?

&esp;&esp;不过袁公子如何用人,当然轮不到她段宁提醒,如果袁绍推曹班出兵,自己就也在宴席上当场提出出兵,浅浅道德绑架一下袁盟主,名正言顺和妹妹一起合力讨董。

&esp;&esp;可惜玉佩沟通间隔两个月,她们没法商量具体的细节,现在曹操既然愿意出头,姐妹自然默契地让位。

&esp;&esp;宴席结束后,张氏族人带着各位去到提前安排好的住处,曹班和曹操被安置在了一处,曹操似乎有话要和曹班说,曹班猜他要借兵,然而他们的院子是好几人共用,济北相鲍信就瞪着个大眼睛,如明灯一样站在两人中间,曹操几番张嘴,最后还是没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