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夫丝毫不认为这是故意挑衅死者家属。
“您选的时间很好,如果舒兹教授真的在意侄子的突发?死亡真相?,他就应该感谢连夜登门?提供线索的人。”
夜晚九点半,舒兹教授家的大门?被敲响了。
在这个?时间点,第一次有?人无预约登门?拜访。
佣人去书房通传消息时,恨不得把脚步放到最轻,努力让家主舒兹忽视自己的存在。
“你说英国来?的两个?人,向我提供丹尼尔之死的线索?”
舒兹紧蹙眉头,他听着佣人对来?人的描述,想到两个?月前读到的报纸。
他知道伦敦大学每个?月有?例行?的「科技知识展示会」。
认为那种展示会就是浪费时间。与其费力向大众做演讲做实验,展示一些多?数人转头就忘的新发?现,还不如把时间专注在研究上。
舒兹觉得参会者要不就是接到研究机构指派的任务不得不完成,要不就是专为博人眼球或沽名钓誉。
他读报了,知道莫伦的发?光实验。
可不认为莫伦有?必须完成的机构任务,还让区区一个?化学试剂发?光实验搞出那么多?动静。
最近,听说有?好几个?剧院排新戏,想使用鲁米诺试剂发?光反应去添加舞台效果。哪还有?半点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
舒兹心中不屑,不请自来?的这两个?英国人,能有?什么本事提供线索呢!
再?不喜,他还是没直接把人拒之门?外。
万一呢?万一对方有?一点点本领,可以解开侄子丹尼尔的古怪死亡真相?呢?
舒兹把手里?的书放到桌子。合上书,轻抚了书的封面三下。
他才?吩咐佣人:“你先把人带去二楼起居室,我马上到。”
在佣人的带路下,莫伦与麦考夫走进这套三层独栋别墅。
观察舒兹教授的家居布置,是别具个?人风格。
非常整洁,即便是不常触碰的壁灯,灯罩也一尘不染。
更惹人注意的是,从门?口?鞋子到桌面烛台都是以「3」为一组摆放。
墙纸也不例外,是三种颜色组成的高规律性图案。再?看墙角的大花瓶,一共装了九根花枝,也是3的倍数。
莫伦与麦考夫交换了一个?眼神,确定舒兹教授多?少有?点强迫症在身上。
两人到了二楼起居室,佣人按照待客之道端上了茶饮。
主人上茶,客人可以选择不喝。
莫伦就没打算喝,但认真看了看两杯茶与糖罐的摆放位置,是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舒兹教授板着一张脸,没有?任何礼仪性的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