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军书到了,我的名字果然就在上面,那位传令的官爷要我丁丑日前报到。过时就算作是逃役了。”
“丁丑日,这不就只剩三天了吗?”老父亲听了日子也是整个人愁眉苦脸起来。
“家里的地来得及种上吗?”
“来不及,我才刚翻了一半,时间也不对。”花弧很简单地摇了摇头。
“这可怎么办?”怀孕的妻子听后也焦急起来,这种春种的时刻,家中唯一的劳力被拉去赴兵役的话,那今年这一整个家的前景就堪忧了。
“阿爹能替我种吗?”
花弧转向自己的父亲,他一走,家中男子就只剩年过半百的老父了,好在胡人的体质一向不错。他父亲年轻时受过差点致命的重伤,但当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加上多年来生活还能饱足,还算是调养得不错。所以如今他的体力依旧很好,种地这种重体力活也不算太难为他。
“还是不行,阿爹虽然有把子力气,但真的不懂怎么种地。如果只是替你接着翻地我还能行,但从播种开始,种子要种多密多深,水要浇多少,肥要怎么施,阿爹手里都没有一个准数。”
种地和放牧一样都有门槛和窍门,不是从小跟着有经验的大人学习的话,很难做到精通这门技术。
所以在第一批跟着皇帝入关的鲜卑人里,像花弧父亲这样只能在种地时打打下手却不能独当一面的人有很多。又因为已经定居下来了不能再从事放牧生产,所以这一批人里,很是有一些更怀念过去在关外草原上的生活。
“虽然阿爹当年是第一波跟着可汗入了关的鲜卑人,所以分到了离都城这么近的良田。但阿爹这辈子只会放牧,就算怎么跟着汉人学也不如你,你七八岁就跟着那些汉人学种地了,现在伺候庄稼就跟那些汉人一样了,咱们一家这几年能过得好吃得饱,全靠你种地的能耐。”
有了足够的良田加上一位勤奋又懂行的农民不停耕作,汉人能做到的事情胡人也能做到。这些年花弧凭借一己之力供养了家庭里的大部分所需,剩下的靠他母亲和妻子做些手工,还有他老父亲去卖点力气就足够了。
不像在草原上流浪时,时刻都要担心明日的草场在那里。
花弧的父亲这几年看着家中粮斗里的存粮,又呆在遮风挡雨的固定房子里,的确是觉得生活比起做牧民时多了许多保障,连带着心也就平了很多。于是他也就慢慢学着汉人那样遇事喜欢求个安稳,所以渐渐磨光了胡人身上本来有的血性。尽管他本人还是有点怀念草原上的风景,但这位父亲内心还是非常支持可汗带着他们入关后一切向汉人看齐的举动的。
“哎,可惜你两个哥哥都死得早,要不他们中就能有一个替你去了。”花弧的母亲叹了口气,说着说着眼里又泛起了泪光。
“那就我替他去吧。”最终还是老父亲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