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是阿拓这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成堆的宝物。
80
看到门后情景的阿拓想着还好来的是自己,要是诸葛承看见这一屋子的书画各色书籍还有器物古董大概会激动到整个失态,以至于让人瞧出了破绽。
“这里,有什么你家少爷能看上的吗?”高管事虽然是询问的语气,脸色倒是很笃定,虽然他一个胡人还是靠最近卖得足够多了才能大致区分一下这些古董的好坏大概,但量多到这种地步,其中必定会有珍品吧。
“这里我看上的都能要么?”阿拓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件数不能太多,每月得有一个固定的量。”
“王爷不想把这些都卖了?”阿拓在问这句时敏感地捕捉到高管事一个闪烁的眼神。
“这你就不用管了,反正在我给的数量之内,你要哪几件可以在这里随便挑。”
反正今天只是让两边搭上线,阿拓也就没有继续追问。开始按照诸葛承这两天给他熬夜培训的成果在仓库里挑起来。
阿拓自认算是胡人里读书读得很多的那种人了,毕竟他们进关也有好几十年了,胡人里有些人会研究汉人里那些“实用”的学问,比如一些基础的兵法布阵,内政外交,民生制度什么的。这些学问虽然学起来非常艰难,但好歹研究出点名堂后确实对于胡人的政权稳固和军事开拓有各种正面的价值。所以尽管学起来非常累,胡人里还是有点“智者”愿意花时间去研究。
但是这种涉及文化传承的东西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胡人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汉人会要一个长满铜绿的破旧灯座而不去再买一个锃亮的新的来用,而且这个旧的有时还会比那个新的卖出高很多倍的价。而当他们兴致勃勃拿出另外一个同样破旧的试图用同样的价卖给汉人时,汉人又说这种破烂一文不值。
书画也是一样,就连阿拓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些鬼画符一样的草书能比那些很好认的楷书卖出高得多的价,不就几个字吗,写那几个字会花那人多少时间,他凭什么?当诸葛承试图和他解释这幅字更有“风骨”时阿拓的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他是没看出什么风骨尽看见缭乱了。
所以也难怪胡人老是怀疑在交易这些相关的货品时,汉人根本就是在唬骗他们,明着就是鄙视胡人不懂所以随意地开价。胡商唯一能保证这些货品能卖出比较对得起他们自身价值的价格的方法就是找到好几个汉人同时让他们竞价,只有让他们自己在竞争过程中自己抬高价格,胡人才觉得自己没有卖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