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娘嗔怪地看了她一眼,这姑娘看着挺讲究的,说话怎么不过脑子:“南海还能是哪位神仙,我等供奉的自然是大慈大悲的观音大士。”
白寻当即一个激灵,浑身巨震,几乎难以克制自己的激动,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南海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这位菩萨在佛门之中地位尊崇,是如来佛祖的辅弼,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众生如果在受苦之时诚心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音菩萨就能即刻显现,令其得到解脱。此之所谓闻声救苦。
她怎么早没想到观世音呢?如果她早能想到,是不是便不会遭受这么多的苦楚了。心念一动,白寻也没跟老大娘告别,失魂落魄、神思不属地走到了观音庙前。然而在最后踏入之前,白寻却又犹豫了,她所面临的重重问题当真是走进庙中,一头拜倒便能解决的吗?
不不不,她所面临的一切并非是哪位大神仙一展神通便能解决的,除了她自己,谁也帮不了她,她也不该去依靠任何人、妖、神。
她不是善男信女,更不会信奉佛门。观世音菩萨纵然是一位救苦济世的大菩萨、大救星,也不会是她的救星,她有自己信奉的东西,如果她愿意改变自己,便不必求助于观音,也根本不会有这样的苦恼。
可她就是不愿意改变,哪怕是螳臂挡车,哪怕是自取灭亡。
最终白寻还是走进观音庙里上了一炷香,这样的大圣人,哪怕不是她的信仰,也是值得尊敬的。
不多时,白寻等待的堂兄到了约定的海滩上。
他们小时也曾在一起玩闹,但却不是单纯的青梅竹马关系,白方圆长她一百多岁,当年在一群孩童中无疑是首领般的角色,而白寻不过是一个小喽啰,两人地位差距甚大。
白寻回来时一眼就看到了海滩上那位玉树临风的仙人。她颇为热情地打了声招呼:“方圆哥”,后者转过来时,却让白寻大吃一惊。
那是怎样的剑眉星目、面如冠玉、文质彬彬,与当年那个和白寻一起在河里的玩泥巴的倒霉孩子完全不一般了好吗?
白方圆冲着白寻微微一笑,单掌竖在胸前,同他的头一起低了下去,口中轻声道:“阿寻妹妹,好久不见。”
白寻浑身一僵,立刻回过神来,回了一个稽首礼:“方圆哥哥,好久不见。”白方圆又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种好似慈祥的神情,配上他一丝不苟挺着的端正脖颈和挺拔的肩膀,真正是玉树临风,气度不凡。
令白寻有些微的不自在,但好在她外形条件过得去,只要不开口,也是仙姿挺拔、冰清玉洁的白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