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里,万蓁蓁宿于昭阳宫。可白天时,多数时候也会去了养心斋。
至于两个亲儿子,他们也是在亲娘去了养心斋时,还是提前念一念书,习一习武。可谓是教育前提适应一番。
对于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万蓁蓁不怀疑。
只万蓁蓁如今也开始适应她的新生活。毕竟孩子不是全部。
万蓁蓁要适应的便是枕边人宏治帝的一些表面放权。
当一个替天子批奏本的写字机器,这便是如今万蓁蓁的新工作,新挑战。
万蓁蓁有自知之明,她的朱批跟天子的朱批不一样。哪怕有八多像,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奈何朝堂上的朝臣们也在装傻,没人提出来异议,万蓁蓁当不知。
可能这些朝臣们也在装着不知道皇后在中间的替身作用。
又几日。
到宫廷内苑,诸嫔妃请安之时。
昭阳宫,正殿之内。万蓁蓁专门起一个早,在梳妆之后,她召见了一回诸嫔妃。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诸嫔妃向万皇后恭敬见礼问安。
“免礼。”万蓁蓁虚扶一下。
万蓁蓁落坐于上首之位,此时,她略一打量诸嫔妃的气色。
这些日子的适应,对于新生活的一切,万蓁蓁很适应。
可今个一瞧众人,万蓁蓁瞧出来,杨惠妃的气色很差。或者说杨惠妃似乎不太适应新生活。
对于杨惠妃的近况,万蓁蓁了解。大郡主这一位天子的皇孙女已经抱进宫,如今抚养在亲祖母杨惠妃的膝下。
至于其它事宜,倒跟以前一样。可能又不一样。那便是东宫势大,势大到明眼人的地步。
可东宫势大之时,朝堂上,蜀王、赵王二人多得帝王重视。
可再重视呢,蜀王、赵王的威势比起秦王那差了一筹。
谁让秦王当初有军功,甭管里面有没有涮副本的关系,至于秦王的军功,世人承认,那真的揽了一些军中关系,更是网络住一些人心。
如今的蜀王、赵王,除了跟高氏一族走得近。至于其它的世家,可能便二位亲王的妻族走得更近些。
其余诸世家世族们,那都在观望。更甚者还是从了东宫大势。
“春日农桑为重,本宫近日会关注养蚕一事。此系女子德行。”男耕女织,这一个时代下的大背景。
贵为皇后,关注农桑之事,这便是万蓁蓁得注意的。
亲蚕礼,这不止是皇后向天下人宣视德行,更是替自己加冕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