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瞧瞧,我这儿收着一些信。全是庄子上孩子们念着您的好。”万蓁蓁指一指屋内书架上摆
着的信封。那占着好大一角的位置
“当初去了庄子上,我跟孩子们约定了。每一个月份,他们都能寄了一封书信予我。我会亲自阅读,亲自回复。”万蓁蓁不是吝啬感情的人,她做为宫妃不好常出宫廷。
那么人不能亲自前往探望孩子们,信却可多回。
“每月一封书信,每一个孩子皆书写。”李子彻的目光落在万蓁蓁身上。
“蓁蓁,你付出的心力太多了。”李子彻可了解。庄子上的孩子数量越来越多。
人人一封信,那也是几十封的信。等孩子多了,上百人,几百人时。
光想想,李子彻还是心疼万蓁蓁一回。看书信,回书信,寄托于感情,这真是消耗心力与时间的。
“陛下,我乐意的。”万蓁蓁笑道。
此时此刻,李子彻瞧着万蓁蓁脸庞上的温柔笑容,纯粹而母性,温柔而坚定。李子彻笑道:“你既喜欢,朕就不多言。只庄子上一旦有难处,蓁蓁,一定跟朕讲明,朕会替你做主。”
“好啊。”万蓁蓁应下话。
尔后,关于那些孩子们的书信,只要提到帝王的。
万蓁蓁专门捡出来。这些书信,绝对是小郎们寄过来的。
关于小女郎们寄来的,一定只关心问候了贵妃娘娘。
倒是小郎们,他们许多人的心里,还是记着亲自去过庄子上的天子。
天子如龙,真龙高渺。在孩子们的心里,他们对于君父一定是崇拜敬仰。
每一封书信,小郎们免不得提到天子。那等敬仰于字缝之间,字字真心。
于是李子彻陪着万蓁蓁一起回信。
万蓁蓁回信,墨字书信。天子回信,倒是用了朱笔。
当然,这亦是偶尔一次。
甭管是万蓁蓁,还是李子彻都心知,帝王的时间宝贵。
这等回信,能有一次。怕是庄子上的小郎们就会铭记一辈子。
回罢信,天晚了。
这一晚,帝王宿于丹若宫。
次日,午间。
天子又来丹若宫小坐,还陪着万蓁蓁一道吃一回午茶。
午间闲适。李子彻摆摆手,打发走侍候的宫人们。
瞧着帝王做派,万蓁蓁收敛一二的慵懒。
“陛下,瞧您这样子,可是有大事要讲?”万蓁蓁一脸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