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嘛,万蓁蓁伤不伤,傻不傻?高太后一点不在意。高太后在意的是天子,天子的安危最重要。
“还好,还好,祖宗保佑,我儿无恙。”对于高太后而言,儿子没出事就是最大的幸运。
此时此刻的高太后是双手合十,她的嘴里念念有词,还在感激着李氏的列祖列宗们保佑了天子平安无恙。
“万氏有救驾之功。”万蓁蓁没有。可宏治帝李子彻说有,如今就有了。
“朕想予万氏一份前程,如此,方才有了册立万氏为妃的打算。”李子彻在母后跟前细细解说一番。
宏治帝不会说,他就单纯喜欢如今的万蓁蓁。纯真可爱,颇得圣心。
李子彻只会说,万氏救驾有功,帝王纯粹是酬功罢了。
“万氏做过道姑,再入宫为嫔妃,这会不会不太妥当?”高太后闹明白万氏是谁。
心头一念叨着这万氏是当年被亲侄子高暻求娶过的万宫女。尔后,高太后的心情不美好起来。这万氏怎么就跟阴魂不散似的。
对于万蓁蓁的印象,打从帝王跟高二郎明里暗里的争一回。高太后就欢喜不起来。
“母后,您多虑。朕瞧着很妥当。”李子彻态度淡然。
“朕酬谢万氏的救驾之功,区区一个妃位,薄赏罢了。”依着李子彻的态度,妃位算什么。
救驾之功,帝王姓命,莫不成还不如一个妃位?
这话不用明讲,可帝王的态度就摆这。
高太后瞧懂儿子的心思。她心头念叨一回,罢了,瞧着天子喜欢,到底万氏有一份救驾功劳存身。
天大地大,这功大莫过于救驾。高太后松口了,说道:“既然天子觉得合适,哀家也觉得合适。”
“宫廷内苑多添一个宜妃,也好。热闹一点。”高太后笑道:“哀家琢磨着,就皇家用度,哪里又会缺着一个宜妃的一口嚼用。”
在高太后这里得到想要的答案。李子彻心满意足。
母子一心,李子彻当然要削减了母后待万蓁蓁的不喜。
或者说当年表弟高暻求娶过万蓁蓁,这就是前因,可能引来后患。
如今嘛,帝王解开前因,便不会留后患,至少寿康宫的高太后表示了通情达理。
如此一番,依帝王的看法,将来的万蓁蓁进宫廷后,便能轻省太多。
满宫上下,妃位人少。除着矮皇后一头,还得多孝顺太后,余下旁人,对于妃位娘娘只有尊敬仰望的份。
至少李子彻觉得万宜妃入宫一事,如今很妥当了。
当然在万蓁蓁入宫前。
李子彻说到做到,他先陪贾皇后回一趟国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