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太夫人见着小孙儿,她哭一场。
“祖母,孙儿不孝。”瞧着高家太夫人落泪,高暻跪下来,叩首磕头道。
“二郎,快起来。”高家太夫人说道。
“母亲,您莫哭了,您哭得伤心,二郎更得心疼一遭。”高家夫人在旁边劝话道。
“……”高暻不止向祖母磕头,亦向母亲磕头。
“儿不孝,累母亲担忧。”高暻对于长辈们同样是愧疚心态。
一番亲人述旧后。高暻的态度明显,他归来,只为见亲人。再多留几日?高暻没答应。
用高暻的话来讲,修道之人于外最好。修行一说,破财免厄。于外,不妨碍亲族家人。
于此,高暻不愿还俗之念,高家众人皆瞧出来。
在高晨领着弟弟高暻去书房谈话后。高家夫人向婆母高家太夫人敲一敲边鼓。
“母亲,您瞧,二郎心软着。要不,还是让二郎归家吧。”高家夫人说道。
瞧着儿媳的态度,高家太夫人说道:“老身岂会不想。只是……”
高家太夫人一声叹息,她道:“儿媳,你莫忘记二郎心软却也倔强。真逼孩子,又是何苦。”
“二郎的这一辈子,唉,我们做长辈的多包容点。让他快活一些吧。”高家太夫人说道。
宫廷里的高太后,那是高氏一族富贵荣华的保证。
宫廷里的天子,那是高氏一族的指望。当年高暻“救驾”一事,高府不敢求恩。
高家太夫人只想小孙儿一辈子开心些,自在些。不逼孩子,免得遗憾。如今高家太夫人的态度也没有改变。
“……”高家夫人听罢一番话,她亦沉默了。
祖母与婆母谈话,高晨嫡妻仔细听着,她不敢多嘴,只默默听着。
燕京城,皇宫,宫廷内苑,瑶仙宫。
高贵妃人生得意,她求的,求到了。皇太后赏瑶仙宫的赏,在宫规之上,加双倍的赏。
不止如此,待祖母和母亲进宫后,又呈上弟弟高暻的礼物。
高贵妃心情甚好,哪怕要多喝些安胎药,她也乐意。
“娘娘,圣驾到了瑶仙宫的宫门口。”采珠来报信。
“陛下来了。”高贵妃惊喜,她忙起身,准备迎一迎天子表弟。
“娘娘,您小心。”采珠忙上前,搀扶着高贵妃。
还不待高贵妃去瑶仙宫的宫门处迎接,刚出大殿,她就见着走来的宏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