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33节_开国皇后升职记_脸红心跳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33节(2/2)

“大人,若非朝廷和宫中给各军分地的消息传出后,让那些人意识到此计不可行,不得不匆匆收手,才露了痕迹,我们可能至今还被蒙在鼓里,毕竟对方是顺势而为,很难让人看出这其中的算计。”

李尚书当然也知道,就是这心里,实在憋屈。

“嗯,不过不管怎样,咱们都要向陛下和娘娘诚心认错反省,绝对不可推卸责任。”

有着类似反应的,还有崔相、何相等人,他们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正常的地价大降的背后,竟然还有着如此缜密的算计和谋划,差点让朝廷和百姓遭受巨大损失。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宫中的操作更感钦佩,之前他们还对宫中收购那么多的土地,多到为解决种植问题,竟然将主意打到驻军将士们的身上的事,略有微词。

因为此举让人不得不怀疑,宫中是不是因为看到地价降得厉害,才想趁地价低,大肆囤地,只是在后来发现囤得太多,才不得不设法处置那些地。

如今看来,这分明是他们太短视了,才没发现宫中为江山社稷的安稳,所做出的努力与付出,所承担的巨大压力。

看到那一封封的请罪奏折,皇上忍不住嗤笑。

“现在才知道忙着请罪,早干什么去了?”

皇上最不满的地方在于,他一个军中出身的大老粗,不懂这里边的门道也就算了,怎么那些精明无比的大臣们,竟然也没及时发现,显得他们大安朝堂无人。

柳明月倒是想得开,“这次的事,确实让人意外,连咱们手握稽查司与那些宫中产业,一再通过收购土地与对方交手,都没察觉到异常,更何况是那些高居朝堂的大臣们,更不接地气,没能及时察觉到异常,也属正常。”

想到自己在听说皇后让宫中产业收购了大批土地时的反应,皇上有些不自在的点头道。

“这倒也是,不过这回的事,已经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若再有下次,朕肯定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的确,那些人的做法,也算是在大安开创了一个新案例,以后肯定会有人学着做,只是操控目标的不同而已,所以臣妾觉得,我们有必要将这个案例宣传出去,让所有人都有所防备。”

皇上闻言,不禁有些迟疑。

“宣扬出去后,让有些本来不知道的人,也因此而知道了,岂不是会引来更多的效仿?”

这种宣传,确实是柄双刃剑,考虑到当下的时代环境,若真宣传开了,很有可能是件弊大于利的事,柳明月点头道。

“陛下考虑的是,找崔相他们商量一下吧,至少也要让朝廷官员们都知道,从而方便在以后及时发现端倪,一般的小打小闹也就算了,若是这种影响太大的操作,绝对要及时制止。”

【作者有话说】

178

担忧

虽然宫中在船队的占比较小,这次的船队收益,宫中只能分到较少的这一部分,而这部分还要交税,到手的就更少了。

但是这个少,是对比船队的总体收入,或是去岁的船队收入而言,实际上那也是一笔巨额财富。

皇上虽然不免又为此事惋惜了几句,但在总体上,还算想得开,没有真正计较此事。

“船队回来了,朕给准备的两轮车,总算可以送出去了。”

对于他这种得了什么稀罕的好东西,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给自己最喜爱的晚辈的心理,柳明月当然可以理解。

不过也幸好是柳明月,她是真的毫不介意,换成原主,对于这种差别待遇,肯定多少会感到有些有不满。

不得不说,皇上对他真心喜欢的人,是真的很偏爱和大方。

“臣妾让工坊给咱们大侄子准备的好东西,近日刚传来好消息,说是再做一些最后的测试和校准,就能呈进来了。”

听说又是工坊出品,皇上顿时来了兴致。

“哦,到底什么东西?朕相信,皇后所说的好东西,肯定是真正的好东西。”

毕竟已有太多次的事实证明了这点,皇后所说的好东西,总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

柳明月再次卖起了关子的同时,还顺手递给对方一份奏折,好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等陛下看到后,就能知道了,反正近几日就会送进来,臣妾也只是听说那是个好东西,至于具体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陛下就耐心的等几天吧。”

主要是柳明月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托上辈子专业的福,她不仅知道,她当下所在的时代,相当于她前世所在时空的大航海时代将要来临的前夕,还知道大海时代的那些西方人,能纵横海上的利器航海钟的设计与制作原理。

而且从时间上看,现在的西方,应该早已出现了机械钟,所以相较于自行车,用从海外得到的图纸,来解释机械种和航海钟的出现,更具有说服力。

但是由她这个本应从未见过相关物品的人,来解释这钟的由来,就有些不合适了。

“好吧,那朕就耐心的再等几天,哟,这几天还真是喜讯连连,今年这批甘薯也收得较早啊,嗯?产量也更高了,确定亩产都在十二石以上,比去年估算出的产量更高,好、好啊。”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是啊,不仅玉蜀黍的产量高,这甘薯的产量更高,而且甘薯除了这一批的,还有晚种的一批,能更快的培育出更多种块。”

说起这个,皇上的心情也很。

“是啊,这么一来,可能后年就能在全大安境内推广种植了,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不知船队这趟回来,会不会又带回什么新粮种?”

柳明月笑着接过话道,“最好又是什么高产粮种?”

皇上朗声笑着摇头道,“做人不能太贪心,哈哈,朕也就说说而已、说说而已。”

“陛下和娘娘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笑得这么开心?”

两人循声望去,看到的就是郭锦昭背着装在背篓里的小皇孙,脚步轻快的走进殿内的模样。

“笑你这小子,又背着你外甥骑着车到处跑,不怕挨你姐姐的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