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说,“没事“。
“那你这么心急火燎的找他。你过来帮我看看我这篇材料怎么样?”。
李和道,“听真话?”。
李科好笑的道,“我当然是要听真话了”。
“我那我就照实说了,你写材料过于刻意用心,恨不得把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出来,写的太过铺张和华丽”。
李科很高兴,这话说到了他的心窝里去了,“那我怎么写平实厚重点?我就琢磨不透”。
李和笑着道,“官样文章都是有套路的,写材料的时候,你多找点跟你差不多的同类材料看看,就按照那个套路,内容和数据对就行。没必要去耍聪明、玩花qiāng”。
李科叹口气道,“难怪我说我每次写公文都这么累,而别人一天都可以写好几份,都跟玩似的。越想写好,越是写不好。看来还是我能力不足”。
李和笑着道,“跟能力没什么关系,你看看中文系的文笔、文章水平都很好,可是偏偏机关单位的笔杆子理工科也不少”。
孟建国回来的很晚,李和也就没去找他了,这样就显得太有意了。
132、课堂
没等到李和去找孟建国,孟建国却在第二天来找李和了。
孟建国翻起李和桌面上正在看的一本书,“费先生的书?挺枯燥的,一般都不会喜欢”。
李和递给他一根烟,“是的,刚出版的《江村经济》,唯一读了三遍的书,第一遍读着枯燥,第二遍读的入味,第三遍就是甘霖了”。
孟建国重重的吐了个烟圈,毫无缘由的说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我挺可耻的?”。
李和没想到孟建国这么直接,不过糊涂还是要装,“你怎么尽说些我听不懂的”。
“车丽丽跟我说了,你们两家只隔条围墙,你没理由不知道她的情况,我也没有必要在你面前遮掩”。
昨天遇到车丽丽之后,李和才明白为什么上次爬围墙看到她的时候会感觉那么眼熟,在一个学校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照过面,只是没往心里记罢了,“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孟建国想到那个明媚的女子,好像又想到了那个明媚的夏天,“两年多了,那个时候,她还是个学生,不过那个时候我没那想法,只是单纯觉得漂亮,如此而已”。
李和想到车丽丽的那个六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是孟建国的了,松了一口气,“你们有关系了?”。
“怎么可能,人家是有家庭的,我不会做这种无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