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双方开始相互试探,相互寻找一个共同的平衡点,以免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要知道此时正是对付新朝的时机,汉军内部最好还是不要出现大的隔阂。
因此试探来试探去,刘玄这个人就出现在两方势力的眼中了……
绿林军的“新市军、平林军”觉得我们可以立你们汉室的子弟为皇帝,但是不能是刘縯,他太强势了,应该立刘玄,哎,这刘玄也是你们汉室子弟啊,怎么样,我们够意思吧!
其实是刘玄本性比较弱势,他是干涉不了“新市军、平林军”的,而且刘玄在最开始还是他们绿林军中的人,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底,刘玄是披着汉室子弟的皮,内地里反而是绿林军的心。
最后汉室子弟为什么也同意立刘玄呢,正是因为在汉军中,绿林军占比实在太大了,双方的实力上汉室子弟还是处于劣势的,没办法……权利大的人话语权重啊!
汉室子弟想了想,也行吧,好歹刘玄也是我们汉室的子弟,立他为皇帝,论血缘论血统也是合理的。】
刘秀垂眼,眼神晦暗不明,便是从那一刻他知晓有多大的权利就能有多重的话语权。
那日若不是有人横插一脚,或许他的大哥刘縯便能说服绿林军立他为皇帝。
【汉室子弟、绿林军都商量好了,刘縯才匆匆赶来。
赶来之后他听闻他们已经定下了皇帝,询问一番之后才知道居然立了平平无奇的刘玄。这家伙哪个犄角旮旯里跑出来的,他都不知道。
而对于立刘玄为皇帝这件事,刘縯当然是持着反对的意见的,毕竟他这么卖力就是自己想当皇帝,而不是给他人做嫁衣的。
但刘縯也考虑到汉军中绿林军的权利较大,为了大局着想,决计不能硬碰硬。
于是他便开始温声劝大家伙,他道,大家立皇帝挺好的,立的也是我们刘家的人也非常不错,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必要立皇帝。
刘縯开始忽悠,哦不,分析,他道,第一,山东那边还有赤眉大军的队伍,对方大军的数量多达十几万人,如果他们知道我们这边立了皇帝,那他们那边势必也会立一个皇帝,如此一来,王莽没有消灭,我们和赤眉军就先得打起来了。
第二,王莽现在是天下最大的敌人,古往今来,历史上但凡是先立皇帝者一般都走不到最后,无法成为笑到最后的人,比如,项羽……
所以说着实在太晦气了啊……
刘縯也擅长给一巴掌然后再给一颗糖,他建议道,不如我们先缓缓,不称皇帝,先称王。
刘縯的这一番话其实是在试探,他在试探这些人能不能妥协,能不能让步。
而面对他的这一番试探,绿林军的将士们全都傻眼了,他们都是大老粗,哪里想得了那么多,刘縯的话他们一听,哎,这话说得确实是有理有据的,他们找不到话术来反驳啊。但就是觉得不对啊……
当时大家伙儿都沉默了,想来想去都不知道怎么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