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1/2)

这一刻庞大的世界仿佛悄悄都透露出一角,吸引着此时的唐人去探寻、去冒险。

杜如晦面带希翼:“臣若能活得长一点,真想看看大唐、世界。”

太宗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以示安抚,道:“卿定能活过贞观四年,大唐有天幕的透露,贞观初年即便灾害频繁,大唐亦有准备,卿无需过多操劳,自然能够延年益寿。”

“朕还想与卿等共观这大好世界。”

太宗皇帝悟了,他要好好珍惜身体,或许再给他二十年,大唐能成为东北区霸主……

【著名的白江口战役,这一战要从灭国达人苏定方一战灭百济说起,当年他灭亡百济之后,留下了一万多人镇守百济。

但是没想到百济后来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复国运动,这留守的一万多人被百济复国运动重重包围。

眼看着这一万士兵就要全军覆没了,唐高宗紧急起用了曾经被贬为平民的刘仁轨,让他赶紧带着这支军队火速撤退。

但刘仁轨深知百济对灭亡高句丽有多重要,况且灭高句丽这是太宗皇帝未竟之事,刘仁轨不愿意放弃,于是他坚持留守了下来。

当时百济复国军队的数量已经数倍于大唐留守的一万军队,在这样的包围之中,刘仁轨硬是带着大唐将士们苦苦支撑了三年。

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倭国正处在严重的政治危机中,大化改新出现了反|革|新派。

外交上,当时受到新罗和大唐压迫的百济向天|皇政|权求援,但倭国朝廷束手无策。

公元660年,大唐、新罗联军一举灭亡了百济,倭国朝廷不仅丧失了在朝鲜仅有的一点威信,甚至受到了倭国本国内反对派的蔑视。

为了重建皇室威信,倭国天|皇决定插手朝鲜战局,对大唐宣战。】

不明觉厉,居然是一个网络用语,

我一直以为是正规成语,今天用的时候一查,e……

本来只想写到太宗皇帝驾崩的,

但是感觉灭高句丽就说到一半,不上不下的,

就想高宗时期灭高句丽快速掠过,三言两语说了就行,

但写着写着,掠过的时候,我的目光停在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上,

怎么办?蠢蠢欲动,真的好想写啊!!

又不敢写,因为有点敏感,虽然说没扯到近现代,

写的是大唐时期,大唐与倭国,但还是好心慌啊,好怕被锁啊!!

哦,对了,不想看的朋友下一章就不要点了哈。

这一章应该不会被锁吧!我写的是大唐和倭国!!!

台风天,福建以及沿海的小伙伴注意安全,囤水囤粮充电宝充好电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