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收到了穗岁的信,唐氏做了一番吩咐和安排。
这一日,夏老夫人听着寿婉晴授课,她忽而觉得这姑娘真是深藏不露。
她年轻的时候也去过京城,也参加过贵府豪门的家宴,还去见识过那些被称呼为京城第一才女的诗会。
虽然时间过了很久了,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可在她看来,寿婉晴在临湘过于低调了,若是在京城,她一定能名动江陵国。
寿婉晴上完课,一个小丫鬟忍不住问:“寿先生,听说京城开诗会了,夺得第一名还能被封为京城第一才女呢!寿先生要去参加吗?”
寿婉晴摇了摇头:“不过是些虚名罢了,就算是得了那京城第一才女的头衔又能如何?不过是会受人追捧,能嫁个更好的人家罢了。”
而名利、嫁人于她而言,都不重要。
寿婉晴授课已有一月有余,名声渐渐在青石镇传开,一些当地的民众带着自家的孩子到夏府拜访,想要请寿婉晴收了他们的孩子做学生。
唐氏见前来拜访的民众越来越多,学堂设在夏府已经不够大了,而且进进出出的有很多不相识的外人,对于夏府的女眷来说并不方便。
唐氏请示了夏老夫人和夏老爷子之后,将夏家在青石镇的一个废弃的仓库,重新修葺成了学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前来求学的学生各个年龄段都有,寿婉晴索性将学堂划分成了三处,一处是牙牙学语的幼儿的学堂,一处是少儿的学堂,还有一处是成人的学堂。
幼儿的学堂由夏府会识字的丫鬟和小厮当先生,这些人也都是唐氏和寿婉晴亲自挑选并考核过的。
少儿的学堂,寿婉晴则是请了夏老夫人和夏老爷子出山。
她看的出来,两位老人家很是喜欢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懂事了,不失可爱俏皮,却也不会太过于恼人。
再给夏老夫人和夏老爷子配两三个帮忙的丫鬟,丫鬟们管理学堂的纪律,二老只管教学。
成人班则是由寿婉晴和夏盼梧来授课,寿婉晴负责教女班,夏盼梧负责教男班。
学生越来越多,可先生的数量却是有限,夏老夫人便从族人当中挑选了几个有能力且愿意的过来教书。
下午下课用过饭之后,夏盼梧来了寿婉晴的院子,在她屋子门口敲了敲门。
寿婉晴皱了皱眉:“好大的药味儿,难不成你是假扮郎中假扮的上瘾了是吗?”
夏盼梧从背后拿出来一个大袋子,走了进来。
他将大袋子放在桌子上,打开之后从里面拿出来一小包一小包的药粉:“这是用中药材磨成的粉,你每日睡觉前泡一泡,可以缓解你腿酸腰酸。”
白天授课站的久了,就会腿酸腰酸,寿婉晴想着晚上回来揉一揉算了,没想到夏盼梧倒是想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