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帝将大儿子如此有慧根,便也悉心培养,希望日后他可以尽心辅佐太子。
江梓双问道:“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没人欺负大皇兄吧。”
江梓罡在她的手上写道:“没有,有母后在,而且,前朝很乱。”
大皇子平日和人交流靠两支笔和一个小本子,一支是女子描眉用的青黛笔,一支是女子涂口脂用的胭脂笔。
可和自己的亲妹妹交流,就方便多了。
……
另一边,御书房内,因为明阳帝病重,二皇子,如今的太子江梓安代理朝政,正在和大臣们商议政事。
“太子殿下,国库空虚,已经没有银子去赈灾了!”
江梓安扶着额头,满面愁容,从前看父皇和大皇兄处理朝政甚是简单,怎么一到自己这里,就忽而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老天不长眼,故意为难他这个未来储君!
江梓安不耐烦地扫视了一圈大臣:“所以才叫你们过来,商讨解决办法啊!”
户部尚书徐蓝山语调沉闷地说道:“如今整个江陵国内,各地的税银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京城,只有淮南地界的税收是自行管理分配,这实在是不合理。”
“若能将这一大笔钱收到朝廷来,国库空虚之事,立刻就能得到解决!”
大公子心善,我无以为报
江梓安一拍桌子,声音洪亮而果决:“好,就这么办!”
官员们互相看了一眼,随后问道“太子殿下,这事儿要派谁去谈呢?”
“这淮南王拥兵自重,寻常人去谈,恐怕不仅谈不拢,还会被扣在淮南,怕是回不来了。”
户部尚书徐蓝山眼中一亮,建议道:“不如,派永宁侯府的人去?”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永宁侯府在朝中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自从二皇子江梓安被立为太子后,也没有立刻表明态度要支持太子。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江梓安心里很是不舒服。
而且,已故淮南王妃卫柔宸便是出自永宁侯府,她父亲是永宁侯府的侯爷卫鸿哲,哥哥是卫同和。
有姻亲关系在,淮南王也不好随意发作。
考虑到这些,江梓安沉声道:“好,那就派卫同和与他儿子卫景澄一同南下,说服淮南王府上交税银!”
随即,江梓安召了卫同和与卫景澄二人,让他们进宫面见自己。
二人进宫后,江梓安给二人看了浙西官员上奏的折子,命他们即日启程前往淮南。
……
淮南王府,偏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