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郑鸿逵也在和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商议后续。
只见吴之屏笑嘻嘻的说道,
“郑总兵真是指挥有度,用兵如神,五千大败郑芝龙两万大军。郑总兵一战之下,声名鹊起,威震大明。”
郑鸿逵哈哈大笑,
“吴大人过奖了,不可否认本官队打仗有那么一点天赋,不过能打赢此战,也在意料之中。”
吴之屏撇撇嘴,尼玛还是这么不着调。
“哦,郑总兵果然英雄无畏,本官佩服。不过现在郑芝龙虽然在陆上被击败,他的水师可还堵在闵江口,我们要想一个对策完美解决此事。”
右布政使卢洪珪当即说道,
“郑芝龙的主要力量还是在海上,万万不可和其决裂,万一他放弃陆地转向海上,以后我大明的沿海将不得安宁。”
吴之屏点点头,
“是不能让他转向海上。”
说到这里,吴之屏对郑鸿逵说道,
“郑总兵,毕竟你们是亲兄弟,此事还得是你来解决,我们福建的官员一定配合于你。”
郑鸿逵笑着摇摇头,
“我大哥那个性格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服软,不过本官尽力而为。”
郑鸿逵当即让人传信邀请郑芝龙会面和谈,郑芝龙直接给出回答,只要郑鸿逵的军队的水师退出福建,并答应以后不得兵进福建。
就答应放开福建的海贸和不拦截广东的商船。
这可把郑鸿逵急的团团转,这老大真是不可理喻,不知天高地厚。还妄想在福建称王称霸,你是真的不知道朝廷的厉害?
郑鸿逵又派人去吹嘘了一下朝廷的实力,以免郑芝龙不知情。当然郑芝龙早就从郑芝虎口里了解了一些北方的情况。
虽然二人的吹嘘都有点厉害,但是不可否认北京朝廷的实力不可小觑。
但是郑芝龙还是保持上次的回答。
郑鸿逵无奈,只好召集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继续商议。
“唉,郑芝龙这个混蛋真是不识好歹,根本不听劝。要本官把福建交给他,他就答应朝廷的条件。”
“本来对本官来说,只要完成了咱义父李相的任务便可。但是毕竟是本官的亲大哥,不能见死不救。”
“还请两位大人帮本官想一个对策,能和善的解决此事。”
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顿时紧皱着眉头,他们两个可是流官,处理这种事还真的没有郑鸿逵方便。
还有他们可是朝廷的官,有的话也不能说得那么明白,不像你郑鸿逵可是李相的义子,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嘛。
不过为了福建的百姓,大明的江山社稷,两人只能绞尽脑汁想起计策来。
不一会右布政使卢洪珪说道,
“其实我们把问题想复杂了,我们始终把郑芝龙当敌人对待,现在我们转变思路,将他当成自己人,那问题就好解决了。”
崇祯十七年
福建巡抚吴之屏也顿时眼前一亮,
“卢大人言之有理,只要我们重新招安郑芝龙便可。”
说到这里吴之屏又看向郑鸿逵,
“不知道郑总兵你的权限有多大,能否代表朝廷和郑芝龙谈判?”
郑鸿逵当即把胸膛拍得巴巴响,
“本官可是李相的义子,这次南下义父大人可是赐予本官尚方宝剑,三品之下可以先斩后奏,有绝对的权限。”
吴之屏笑着点点头,
“其实郑芝龙还是很好打发的,给他一块安生立命的土地,然后给他封个爵位,他肯定会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
郑鸿逵顿时反应了过来,
“是啊,其实老大根本不是想要独霸福建,而是看到我们几个兄弟都飞黄腾达,他这是羡慕嫉妒恨。”
“一时恼羞成怒做出的错误抉择,本官知道怎么解决此事了,不过还请两位大人对本官大哥的冒犯之举既往不咎。”
“还有便是帮本官的大哥遮掩一下,嘱咐一下福建的官员,让他们不要乱说话。以后两位大人到了京师,有所求本官必然满足。”
吴之屏和卢洪珪当即点头答应。
郑鸿逵又派出信使前往郑芝龙的大营商议,开出帮其请封伯爵,让其驻扎在泉州的条件让其归附朝廷。
果然郑芝龙当即心动了起来,郑芝龙的主要身份其实是一个商人,做官只是为了为商业服务。
可能曾经有过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福州城外一战彻底让郑芝龙认清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