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2)

“也行,这附近的村子下午我去跟人说一声,让他们有时间帮着宣传一下。”

转天,封哲锦去了海林子,易远则是驾着牛车去了镇子里。

家里做的皮蛋跟咸蛋好了一批,而且茶叶蛋也要拿到镇子里去卖,他还想着在镇子里转转,这一段时间南北行商挺多,说不定能让他淘着宝贝。

还有童生试的事情,他得先去镇子里的安平书院给他和封大哥买两个学生名额,不然明年的童生试是没法考的。

这里的童生试一共有三个阶段,即县试、府试、院试,只有这三个都通过了才能被称为秀才。

而他跟封大哥是一个都没考。

不过好在这里考秀才并不像他前世古时的那些制度严谨,这里的童生试只要你愿意考,逐个考过去就行,并不是说你今年考了县试,就不能考别的了,只要你觉得你有那个能力,这一年的县试,府试,院试尽皆能考。

考得上自然最好,考不上也就全当过遍经验了。

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也不是只有他,很多学子都是这样的想法。

且童生试也不拘泥年纪,不过举荐信不能少。

有先生的,先生给写。没有先生的,自然就是书院出具证明。这其实跟现代的学生证还有准考证很像。

他跟封大哥有交易器可以作弊,但是举荐信却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能先去书院买个学生名额,至于去不去书院,人家是不会管的。

易远来的时候易鸿正在给几个小乞儿分馒头,见他来了也只是笑了笑,手上动作没停。

“这几个小孩儿怎么回事三表哥?”易远只是看了几眼就架着牛车从后门进了院子,见到宋一南,便顺嘴问道。

“从南边过来的,说是家乡下了好几场暴雨,结果决堤了,家乡都给淹没了,这几个小家伙是一路乞讨过来的,家里的大人都没了,他们也不是一个村子的,就是路上遇到了结伴过来的。”宋一南满是同情之色,“镇子里来了不少,这几个孩子是前儿个乞讨到门前来的。”

决堤?易远在脑子里想了一下,原身的记忆里也有这个。岳国因为临海,内陆地区自然也多河,而不少村子自然也就临河而建。

其中南方有一条河与海相交,那条河便修有堤坝,只是每年的汛期总是会决堤,如此每年往复,也没见上面有个好的方法出来。

“这几个小家伙毅力不错啊,竟然那么远到了这边。”易远跟宋一南将牛车上的皮蛋等卸下来,“过来的人多吗?”

“不是太多,多是些孩子,年纪大的有些在半路就停了,这几个孩子是想着去边关,等着大点参军的。”宋一南显然打听了不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