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声音肯定传不到每个人耳朵里,但只要前面的听到了自然会告诉后面,为了迎接今日凯旋,周肆早就着人运来活的鸡鸭豚羊,京中的厨娘、屠户更是忙碌了一夜,才有今日的酒宴,宴请得胜归来的壮士。
城中肯定是摆不开的,但城外禁军处原本能容纳五十万兵丁,现在才堪堪有十万人,再招待十来万将士完全不是问题。
因为早有准备,引导的兵丁有条不紊的将苏家军带到禁军处准备好的酒宴场合,一身盔甲都还没来及卸掉的苏家军就被迫坐上酒席,吃宴喝酒。
做饭的娘子郎君是常年在工地军营做大锅饭的,手艺是一等一的好,今日又是大鱼大肉,满桌子都放不下。
酒更不必说,大齐的酿酒生意极好,因为大齐的酒好,烈酒实在是对这些糙汉子的胃口,有人连桌上的肉都不看,直接哐哐猛喝两大碗烈酒,才舒坦的擦了擦嘴角的酒渍。
苏青云见将士们被安顿好,才带着几个副官入宫赴宴,大燕的皇宫虽然不及前几朝的皇宫雄伟,但该有的地方全都有。
只是宴请群臣的大殿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今个儿再次进来,不少大燕旧臣就差红了眼眶,因为大齐压根不设宴啊。
提前摆好的桌案上,已经放了不少菜碟,周肆落座过后,其他朝臣也才敢落座。
虽然陛下不讲究,他们做臣子的还是要讲究讲究。
苏青云看到此次赴宴的大臣里有不少娘子郎君,听闻都是跟大当家在黑熊寨起家的,靠陛下最近的位置便坐了一位娘子,看模样不过二十来岁,但周身气度不匪,必是陛下跟前的左膀右臂。
跟陛下坐在一处的肯定是君后,秦家公子,苏青云和秦慕之玩的好,自然也是见过秦绥之的,若非苏青云当年志在戍守边关,说不准两家还能结个亲。
只是当年苏青云离开京城的时候,秦绥之也不过十二三岁,在苏青云眼里跟弟弟没两样,哪里起得了旖旎心思,也亏得当初两家没有错点鸳鸯谱,不然可是要耽误秦公子的好姻缘了。
宴会上,陛下只浅浅说了几句,又当着朝臣的面褒奖了苏青云和苏家军,便不啰嗦的叫各自吃宴。
和大燕的宴席只看不吃不一样,大齐的宴席就实在很多,上来的菜又讲究又硬,若是不能吃的,便是把桌上的菜吃个小半都饱了。
而能吃的也能吃饱,最开始大燕旧臣还拘谨着,偷瞄黑熊寨的官吏,结果人家当真一个个埋头苦吃,给这伙大燕出身的旧臣好大一个震撼后,也试探的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