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2/2)

“你们也没有军饷,全靠家里接济,真要出钱我定然是第一个要出的。”苏青云否决了,他的副官们有些出身还不错,却也都是小门小户,倾家荡产投入边关这个地方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那要不、咱们去化化缘?”

“饶了边关做生意的商户吧,要是哪天他们受不住逃走了,我看咱们整个关山城的百姓都要记恨咱们了。”化缘这事苏青云干过,但一直逮着一只羊薅也不是办法,再说边关做生意的商户手里的钱实在不多,真要说有钱还是京城那块的有钱人多。

偏这些人有钱,一个个又跟铁公鸡似的,轮到给寺庙捐香火是最舍得的,十万白银可以不眨眼的给出去,可要换成给边关将士捐钱,一个个能掏出千两白银都跟挖了他们肉似的。

“那将军还能想什么法子?”

“你别管,苏家别的没有,这多年在京中人脉还是混出来了,我去寻从前的友人帮我想想法子。”苏青云把副官轰了出去,自己坐回书案前,一笔一划的给京中友人写信。

……

“苏青云给你写了求援信。”秦尚书令不出意外知道了这个消息。

秦慕之点头,秦家与苏家也算是世家,他与苏青云从前也是京中少有志趣相投的狐朋狗友,再给边关支援上,秦家也出了不少力。

“今年北面严冬,苏青云担心将士们撑不过去。”冬日多冷富贵人家肯定没有切实感受过,毕竟缊袍纸裘,富贵人家是不穿的,皮裘、纩衣才是他们的选择,也就是朝中做实事的人家方才晓得底层百姓之苦,但真正解囊相助的没几个。

“纸裘缊袍都不算贵,这笔钱秦家可以出,但二十万件的数量可不小,你若要资助边关的将士必定要瞒住官家的眼睛,可想好如何办了?”

“此事最难的地方不外乎是从何处寻来二十万件纸裘缊袍,至于送去边关,只要伪装成商人,分几批赶过去,并不是难事。”北面的边关离京城实在不算远,送过去的法子总是有,可这样大批量够衣,除开江南别的地儿估计都接不了。

“看来你已经有了主意。”

“父亲何必在这等小事上考较我,周大当家这样一个助力就在眼前,若不是棉花的产量还不足以供应给整个边军,我都想给边关送去棉衣。”现在黑熊寨即便有蜀中作为原料产地,这棉花的产物在南境和蜀中就能包圆,甚至供不应求,要不是周肆给手中做事的百姓预留了空档,只怕这棉布棉衣早被富贵人家全拿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