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容州是哪里?容州过去可是海了。”姜郎君跟着自家汉子也长了不少见识,平日里二人在家,姜郎君也央着赵力说些寨子里的新鲜事,便是听个趣儿,也学了不少东西。
“海上还有岛,只是如今岛上有没有人不晓得,不过冯叔大约也不是去海岛,大抵是去接老当家他们了。”赵力说着又刨了几口饭,正要再夹菜,手里的筷子叫姜郎君的筷子夹住,纳闷的抬头。
“你真是个算盘,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姜郎君没好气的松开筷子,瞪了一眼赵力。
“……你要是想知道问就是,何必拿筷子出气。”赵力给姜郎君夹了一筷子好菜去哄人,又慢慢解释,“老当家我给你说过,便是咱们大当家的爹,早两年把寨主的位置给了大当家,便带了寨子里一些老人出海去了,听说是寻双季稻去了。”
“双季稻?一年能种两茬的稻子?”姜郎君声音都不免提高了几分,如今的稻子,最多是早稻种下收一季留桩,待两月后再收一季,只是第二季的稻子数量比不得第一季,世上竟然真有能种两季的稻子不成?
“也不是,是一种新稻配合咱们的晚稻一块能种两季,且新稻比咱们稻子产量高,上等田种,能一亩得五石。”赵力回忆大当家的话与自家夫郞解释。
五石是什么概念,如今的稻谷便是进行肥田轮作,也只有四石的收获,而新稻光头一茬便有五石,晚稻再收一茬,不说四石,哪怕是三石也有八石的量,这是实打实的主粮,若是真能寻到这种稻子,只怕能叫天下百姓都吃上白饭。
姜郎君听着已经放下筷子,一亩上田一季可产五石的稻谷,换作下等田,再少也有两石多,若农户人家一亩地有这样的收入,何愁会叫家里孩子饿肚子。
没饿过肚子的人是不晓得那滋味有多难熬,平头百姓所求不过一顿饱饭,千百年来也没见哪个皇帝真的做到,现今有望,如何不叫姜郎君欣喜,嘴上更是止不住的夸赞。
“大当家待人好,没想到老当家和夫人也这般为咱们着想,若是把这稻子带回来,莫说是桥头县,只怕整个祁州都要听大当家的。”
“你这想的是不是远了些。”赵力都没想着大当家占领整个祁州。
姜郎君白了一眼赵力,算了,自家汉子的性子就适合田里忙活。
————————————
山底下发生的事,传入周肆跟前,不过一两日功夫。
徐大头的顾虑周肆自然早料到了,棉布是何等利润,几乎是在改良的织机出现后,棉布便直接取代了市面上常用布料,更不提棉花还有保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