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2)

一层盐一层海物,然后再用一层冰封冻,然后再有这深秋的气候加持,驿站的快马运送,别说和州、京畿,往更远的地方都能送。

也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江州府城之内,百姓们身上的精神面貌,就发生了改变,而加紧赶制的海盐,也运到了码头就位,连同之后闻风而动的商贾们,开始日夜不歇的装船载货,准备往和州挺进。

毕衡守在码头,握着崔闾的手眼含热泪,“闾贤弟,咱们就此别过,兄会想你的。”

崔闾挥手,“毕兄保重,咱们来日方长!”

这一趟押运,本来毕衡是无需跟着走的,但他不放心,觉得有自己在,会令许多想趁火打劫的人心生退却,再者,他也想亲眼看看路线上,有哪些人敢对他们动手脚,好用小本本记下来告到皇帝那里去。

江州若非公务堆积,崔闾其实也想走一趟的。

挤在百姓堆里守着码头看热闹的人里,有一张熟面孔,却竟是卫沂,他远远的冲崔闾行了一礼后,便离开了,而不远处,许泰清面色阴郁,眼神直直的盯着卫沂,以及卫沂身后不远不近的两个人。

崔闾觉得那其中有一人甚是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

他没注意,身边来送毕衡离开的武弋鸣,则脚尖朝外,正悄悄的往那两人离开的方向跟过去,脸上是激动狂热至颤抖的表情。

崔闾的记性一向很好, 不说过目不忘,但能叫他留有印象的,就肯定是有其特殊性, 值得被他刻意瞟过眼的。

他一路往内城衙署的方向走,一边还时不时的驻足往外城方向看,沿路送行的百姓三三两两也各自回了家, 一个月的宽免政策推行,各项利民之计在规划之初, 便使了人刻意往城内传播, 以及将清查清空后的严修府宅,给重新修缮,改建成了一处百货商超。

本来这样的类百宝阁的卖场, 最好开在外城处, 相比对内城富裕人家而言, 外城生活的百姓,对从北境引进的平价物需求更大, 可因为内里同时还摆了精铁制品售卖柜台,说是不禁百姓使用,但在售卖规则上,亦有一条准则,那就是购买精铁制品时,需得拿着户籍册来登记, 一户一套, 比如锅铲剪子针,铁犁耙砍柴刀等物, 都规定了一个户籍册上只限购一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