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2)

当即眉笑眼开的道:太子殿下,君子有成人之美,不如就答应,让我领着樊生回镇妖司。

苏清之翻白眼,孤说了不同意?

多谢太子殿下。

四驸马果断道谢,随后退朝后,果真亲自将樊公带入镇妖司。

而那位以貌取人的李大人呢,简直懊恼悔恨得不得了。要是早知道樊公的目标是入镇妖司,他哪里会当蠢人,越俎代庖的将樊公参加殿试的名字划去。

这下好了,已经在太子殿下那儿挂了名。旁的不说,最起码要好几年才能够官复原职。

李大人悔恨万分,竟然没几天就病了。

得知此事后,四驸马还挺狭促的给李大人送礼,让李大人快点痊愈,不然的话,苏清之这位太子殿下心中,又要落得心胸狭窄的美名了。

一听这话,李大人差点吐血,但因为四驸马并不是靠宝和公主立足朝廷的,而是因为镇妖司,只得忍了,并用自己一定会官复原职的幻想来勉励自己。

然鹅怎么说呢,已经进入了苏清之的用人黑名单,李大人又怎么可能官复原职。所以呢,李大人想了念了后半辈子,直到死得时候,还是没能得偿所愿。

毕竟大宋别的不多,就钱多且人才多。真的不缺他这么一个喜欢以貌取人的官员。

而且由于苏清之雷厉风行撸人官职的动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中有些小九九的官员,又变得安分起来。

一直到大辽使臣突然来访,那些个胆子小却又小心思很多的官员们,又重新活跃起来。

苏清之见此,简直那叫一个无语。索性懒得理他们,就干脆利落的召见辽国使臣,问他们突然不打招呼的跑来大宋,是想干什么。

大宋和大辽一直不对付, 最早的原因,要追溯到大辽萧太后当政时期。具体原因,不方便一一阐述, 反正就知晓大宋和大辽一直都不对付就成了。

至于西夏,由于和辽国、大宋以及吐蕃诸部、西州回鹘等接壤, 导致立场方面,有点儿左右逢源。

也就是说, 西夏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都相对比较好。不像大宋和大辽,那简直

这么说吧, 大宋想弄死大辽,没势力, 大辽呢同样想弄死大宋,实力倒是有了, 但是吧, 大辽穷。

大宋地处中原腹地,风调雨顺,偶尔遭灾,也会很快的解决。而大辽,位于北方。自古以来都是苦寒之地, 且辽国百姓大多以放牧为生,能种地。但是呢,到底比不上一直以来有鱼米之乡之称的中原腹地。

由于地处苦寒,放牧都需要看老天爷吃饭。要是遇到提前到来的大风雪天气,草原上牛羊大面积死亡后, 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就将目光对准了中原腹地。打草谷的说法由此而来。

每逢天灾, 特别是快要入冬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便是南下打草谷。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女人孩子都会被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