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2/2)

见裴清神情沉重,皇帝以为裴清是在为流言的事担心,不等他开口就道:此事朕已经知晓了,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你不必放在心上。

啊?裴清脑子里一直在想着科举的事,突然听到这一句话顿时懵了,愣愣地看向皇帝,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才意识到皇帝是在说什么。

看到裴清的反应,皇帝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这裴清似乎不是来找他说流言的事的。

皇帝本来有些尴尬,只是看到裴清涨红了的脸,尴尬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无奈摇摇头问道:你既然不是为了流言的事来找朕,那是为了何事?

皇帝对裴清还是有些了解的,如果裴清主动来找他,那必然是有什么事才会过来。

见事情总算是回到自己预想好的发展,裴清松了口气,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先问了一句,确定殿内没有外人了,才开口说起了科举的事情。

科举这两个字刚出来,就牢牢地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尤其是随着裴清对于科举制度的讲解越来越明了,则是让皇帝的眼睛越来越亮。

要说皇帝最忌惮世家什么,那不就是世家顽强的生命力,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这一向是被世家挂在嘴上,甚至引以为傲的事。

而世家之所以能维持住如此强的生命力,不就是因为不管哪朝哪代,新朝建立后,都需要世家子弟来填充官场,一直如此,大盛也不例外。

大盛唯一稍微好点的就是出现了勋贵,暂时可以和世家对抗,但是显而易见,随着初代勋贵的逝世,继承者显然没有长辈的能耐,底蕴也不足,眼看着过不了多久就又要被世家给压制了。

皇帝很是忧愁这件事,固然他当政的时候世家还没有这个能耐,可大盛的君主再延续几代,怕是又变成皇帝与世家共天下了。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固然有些被举荐上来是寒门,普通百姓家中也有一些,但是占比都很小,和荫补上的世家子弟相比,数量差得太远了。

可裴清提出来的这个科举制度,确实让人找到了一条新路。

尽管这科举制他也看得出来,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世家子弟占据大半的位置,可只要这科举一直进行下去,那普通人能占据的位置必然是越来越多。

以往读书是能明理,可普通人能当官的概率还是小,毕竟普通百姓想要被人举荐太难了,可有了科举这一制度,三年一次三年一次,总会有人出头。

而且有了当官的希望在前头,皇帝相信百姓们读书的兴趣也会变得比现在浓厚得多,只要读书的人够多,那就能出现更多的人才。